进入第四季度,国内化工市场价格连连上涨,传统淡季不淡。今年受疫情影响,国内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从4100点下跌,4月初一度跌至3100点低谷,8月开始逐步恢复,到12月1日,重回4200点以上,全年呈现“V”形反弹。
然而,景气上行能否持续,却颇有争议。不少人认为,当前价涨是由于海外供应暂时短缺,中长期不仅难以持续,甚至有高位回落的可能。近年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加速落地,化工市场格局变化迅速,过剩产能有从炼油向化工蔓延的态势,石化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不确定。
大宗产能集中释放,多元主体竞逐市场,多数化工品或在5年后过剩
“这一轮投资潮后,70%以上的化工品将供应过剩,企业兼并重组不可避免。”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柯晓明说。
2016年以来,我国炼化装置呈现出集中建设、集中投产的“扩能潮”。国有炼化企业、国际石化巨头、民营炼化一体化企业、煤化工企业等多元主体纷纷上马新项目,造成产能集中释放。未来5年,国内还将新增石化项目超25个,2025年预计乙烯产能将突破年5000万吨,丙烯达到5600万吨,均比2017年增长一倍多。
长期以来,我国烯烃产品无法自给,一向供不应求。但近年来,烯烃产能呈台阶式猛增,而需求增速放缓,部分产品供需正发生逆转。近3年,聚乙烯产能年均增长率高达11.8%,需求年均增长率是5.7%。去年,对二甲苯产能增长了56%,需求只增长14%。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称,丁二烯、对二甲苯、芳烃等化工品扩能较快,到2025年自给率都将超过120%。
“让人担忧的是,烯烃、有机硅、聚碳酸酯等过去短缺的化学品产能都会过剩。”国内一些企业代表表示。
对比传统国有和地方炼厂,新增的产能许多具有后发优势,竞争力强。新上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大多选址在沿海地区,物流成本远低于传统内陆炼厂,产业链更长,产品结构更加丰富,可根据市场灵活调整生产。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受疫情影响利润大幅下滑,而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恒力石化业绩大增20%。
即将于2023年投产的埃克森美孚惠州项目,采用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技术,石化产品收率可以超过40%,乙烯产出是传统燃料型炼油厂的4到8倍,成本却比传统石脑油裂解每吨低1200元,比“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传统炼厂具有明显优势。
新旧产能展开竞逐,重塑市场格局。东北化工市场以往是以国有企业为供应主体,市场占有率超过80%。去年4月大型民营炼化企业恒力石化和宝莱石化相继投产,聚烯烃供给增加了两倍,乙二醇供给增扩了8倍。仅一年,国有化工企业的市场份额就下滑到不足70%。“客户的货源更多了,一些产品更难卖了。”中国石油东北化工销售橡塑处处长李志刚说。
“到2025年,国企、民企和外资企业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落后的产能将会加速出局。”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所所长戴家权说。
竞争加剧,一些产品已经出现量增价跌的趋势。长期以来,聚丙烯共聚产品是专用料,比通用料的拉丝产品价格每吨高500元。但是随着煤化工产能投放,共聚与拉丝的价差今年每吨已缩小到50元。
放眼全国,化工产品整体都有价跌的趋势。据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统计,2019年化工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平均下跌3.9%,今年上半年同比又下跌6.5%。像增产较快的对二甲苯,仅去年价格就下滑了21%。
“目前,全球石化已进入供应过剩的时代,国内化工市场也会逐渐供过于求。新产能、新项目要立足世界大平台进行论证,不能仅看到国内市场有缺口就盲目决策、盲目投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说。
高端供给不足,企业纷纷进军“蓝海”,“一窝蜂”效应须警惕
激烈竞争格局下,延伸价值链,向品质化、高端化、差异化转型,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今年疫情阻断了国外化工料进口,让不少国内下游用户企业因为原料发愁。一位民营涂料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需要的化工原料,国内上游也能产,但性能不及进口。虽然国产的便宜20%,但是公司还是希望用进口的高端料。
“双循环”格局下,国内新基建、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蓬勃发展,也让石化行业看好高端化工材料的这一片“蓝海”。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报告指出,未来10年,高端专用料消费增速明显,其中聚乙烯高端料预计增长80%,聚丙烯高端料预计增长150%。到2035年我国化工新材料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5%以上,而同期基础化工原料预计增速在6%左右。
长期以来,我国石化产能结构性缺失,许多高端化工产品一直供给短缺。例如,我国聚丙烯产能占全球40%,但2019年国内需求的上千种牌号中,400多种仍要靠进口,大部分都是高端膜材料。据石化联合会统计,国内新材料需求中35%要靠进口满足。今年上半年,虽然疫情防控形势紧张,我国仍然进口了3400多万吨有机化学品,同比增长17%,主要是国内空白的高端化工材料。
一边整体产能日趋过剩,一边高端化工料持续短缺。过剩时代,化工产品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越来越多企业不再观望——进军高端,错位竞争,先发制人。
在国有炼厂中,独山子石化近年累计开发化工新产品100多个,化工产品高端比例达到66%。茂名石化近年积极开发顶替进口的高端新产品60余个,16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7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建的炼化项目,尤其是中外合资项目,从产能规划上就瞄准中国市场无法自给的高端化工项目。例如,中海壳牌惠州三期项目将围绕聚α烯烃、高碳合成醇、茂金属聚乙烯等国内自给率不足60%的高端产品,建设14套世界级规模生产装置。
记者观察到,2019年以来,出现了化工新材料集中规划建设热潮。要警惕“一窝蜂”效应,白热化竞争恐将向中高端产品蔓延,眼下高端不一定意味着日后高效。
2018年,聚碳酸酯国内自给率只有45%。作为新材料类,聚碳酸酯生产技术壁垒高,附加值高。近3年,国内上马了近20个聚碳酸酯项目,合计总产能超过460万吨/年,远超现在220万吨/年的需求量。聚碳酸酯生产成本高,一旦供过于求,企业难以亏本“贱卖”,要么降产,要么另寻出路。
“对比大宗产品,高端产品市场需求更细更小,因而更要避免同质化的陷阱。”中国石油华北化工销售韩鹏程表示。
国内传统炼厂化工品多以烯烃为主,一些老炼厂高端产品比例仅有5%。要发力高端,除了完全创新的新材料外,也要立足既有资源,重视旧材料的高性能化加工,让传统产品低端变高端,避开同质化陷阱。在华北地区,中国石油立足聚烯烃资源,5年推广新产品146个,一些改性烯烃产品,如三元共聚PP膜料、PERT管材料、PP电池隔膜料等率先成为抢占华北市场的高端产品,累计增效3亿元。
买方市场来临,营销跨界升级,企业加快从供货商变为服务型贸易商
供需格局转换,话语权向下游市场偏移,客户成为最宝贵的资源。新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不断涌现。
从追求客户数量规模到提升客户质量结构,“朋友圈”营销渠道升级。群雄逐鹿时代,与其分散兵力争取10个普通客户,不如集中优势维护好一个优质客户。
过去5年,中国石油客户总数优化减少了19%,销量不降反增。原因之一是强化了和下游10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这些龙头客户贡献了总销量的1/3。中国石油还在炼厂、销售、科研单位和客户之间搭建“产学研用”协作平台,与客户建立6个高端专用料联合试验基地,量产40余个高端化工品,不断扩大高黏性的客户群。
作为化工贸易龙头企业之一,浙江明日集团与国内100多家大型石化、煤化工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长期获得稳定的资源和优质采购政策,影响力可覆盖全国1.5万家用户企业,成为国内知名的化工贸易商。
从提供产品营销服务到围绕全产业链提供增值服务,营销服务跨界竞争,范围扩大到信息咨询、衍生品、物流仓储、供应链金融等多个领域。
中国石油化工销售企业在全国5个中心城市建立了技术服务站,为85家用户企业提供售后服务,并联合金融企业,累计帮助60家优质客户办理促销贷55亿元。国内知名化工贸易商——北京四联化工,在全国布局了150多个仓库,为上下游供应商、采购商提供金融、仓储、物流等一体化配套服务,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全场景的供应链服务。
对此,一些化工企业经理也深有体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意味着服务竞争也是全方位的,质量、包装、物流、金融、售后各个方面不可或缺。
从传统线下市场,到线上与线下、虚拟与实体相结合,营销模式更新换代。
2015年以来,国内化工电商平台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传统石化企业接受。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线上平台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前大家觉得‘面对面’比‘线对线’更踏实。这两年,线上卖货效益出来了,一些炼厂主动找我们,希望借助平台推销他们的新牌号。”中国石油东北化工销售电子商务处负责人杨建玲说。
化工品相互关联度高,随着炼化一体化产能增多,可对冲套利的化工品也多了起来。近年来价格波动频繁,国内化工企业参与套期保值,拓宽营销路子,降低风险。今年疫情导致化工品价格大跌,浙江特产石化在春节前通过买入看跌期权,维持企业库存80%左右的保值比例,成功对冲了跌价风险。
“传统化工营销企业要尽快从思想深处转变身份,从拿货卖货的供应商变为整合资源的贸易商,为客户提供差异价值、长线价值。”中国石油华北化工销售总经理刘杰说。
变局前所未有。石化企业必须积极识变,创新应变,转型求变,在产业升级中育先机,在拥抱市场中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