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请过来看下2号柴油机。”10月5日清晨,位于巴基斯坦海德拉巴附近的川庆钻探巴基斯坦分公司CCDC-23队一片忙碌,平台经理李晓明在甲方监督要求下,用对讲机叫醒了正在休息的“高人”。
在川庆钻探巴基斯坦分公司,提起“高人”,那可是无人不知,甚至不懂汉语的当地甲方监督,只要提起“Tall man”,他们都会微笑着竖起大拇指。
“高人”的名字叫张永红,是资深机械师,2004年到巴基斯坦工作。今年,是他在巴基斯坦工作的第18个年头,也是即将退休的一年。“高人”之所以叫“高人”,因为张永红真的很高,1.9米的个子。他面庞黝黑,常年戴着一副深色护目镜。
但高个子对于一个机械师来说,却是一种负担。身为机械师,“高人”经常要在巴基斯坦45摄氏度的烈日炙烤下,弓着身子在密闭狭小的机房、钻机绞车、材料房等地点工作,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就像蒸桑拿。常年弯腰工作,“高人”还落下了腰椎病,经常疼痛,夜晚需睡硬板床才能勉强入眠。
“高人”之所以叫“高人”,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他责任心强,对设备了如指掌,是大家心目中的技艺“高人”。参加工作36年,“高人”没有离开过生产一线。在巴基斯坦待了18年,“高人”熟悉这里,从险峻的阿迪荒漠到中部崎岖的苏库尔山区再到南部酷暑的海德拉巴。他也熟悉分公司每一部钻机、柴油机、泥浆泵的特点与常见故障,能准确把脉,找出设备的病症所在。
对巴国石油公司的甲方监督来说,他是值得信赖的“Tall man”。每当设备需要修理时,他们总是问“高人”在哪里?前不久,现场行吊突然不能行进。监督非常着急,“高人”一边安抚监督,一边重点对调压阀和安全阀进行排查,很快在主安全阀通道里发现了被卡死的顶针。随着液压站恢复正常,监督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满意地竖起大拇指。
这只是高人精彩“救险”的缩影,随着“Tall man”这个称号流传开,有的甲方监督指定要“高人”留队。“毕竟有着近40年一线经验的机械师,在当地可遇不可求。”提起“高人”,李晓明连连称赞。
对分公司的巴方机械师和学徒来说,“高人”是他们口中备受尊重的老师。即将到退休年龄的“高人”并没有把过多心思放在勾勒退休生活上。相反,培养更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组建一支本土化铁军,让分公司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他不变的初衷。
阿比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好学、谦虚的态度打动了“高人”。没有拜师仪式,一对异国师徒组合就这样诞生了。除了吃和睡,阿比德都跟紧师傅,“高人”也毫无保留,经过不间断地指导和传授,他们的默契已突破语言障碍,一个眼神、手势,阿比德就能领会,并逐渐在工作中单独顶岗。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高人”等老师的努力栽培下,分公司已有越来越多的本土化带班队长、机械师、电气师开始崭露头角。他们逐步成长起来后也教授着更年轻的当地员工。
从一部钻机起步,到成为当地最大的钻井承包商,“高人”见证了分公司的发展,也把最美好的时光与回忆留在了这里。今年是“高人”在巴基斯坦的最后一班岗了。他的步伐已不再矫健,背也慢慢弯了下来。但在分公司所有中巴员工的心中,他永远是那个技艺精湛的“高人”和“Tall man”。正是有无数个张永红这样的“高人”,才真正让川庆钻探的海外项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了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