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原油,是一种黑色的黏稠液体,如果直接像煤一样烧掉,其燃烧效率低,污染严重,实在是太可惜了。因此,到了近现代,人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开发石油的有效利用方法。19世纪中叶,人们开始采用蒸馏的方法从原油中获取灯用煤油,开启了石油加工工业的先河。
石油加工是在炼油厂中通过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原油加工成石油产品的过程。由于采用的原料、生产原理、工艺技术和主要产品不同,炼油厂中的生产装置多种多样。常见的生产装置包括原油蒸馏(常减压蒸馏)、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焦化、催化重整以及炼厂气加工、石油产品精制等。主要产品包括液化气、汽油、喷气燃料、煤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石油蜡、石油沥青、石油焦和各种石油化工原料等。
原油进入炼油厂后,首先经过预处理,脱除原油开采过程中带入的水分和盐分等,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入一次加工装置,即原油蒸馏装置,按原油中各种组分分子大小和沸点高低不同分割成不同的馏分(直馏馏分)。
绝大多数一次加工得到的石油馏分不能直接利用(极少数低硫原油的直馏柴油可以直接作为柴油产品使用),需要进一步加工来满足各种油品对产品质量和数量的要求后作为产品使用,即原油的二次加工过程(二次加工是一个泛指,并非确指第二次加工,也有可能是同一个油品的第N次加工)。
二次加工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裂化等化学反应将大分子的油品转化成小分子产品,增加消费量较大的轻质油品(汽油、喷气燃料和柴油等)的产量;二是通过脱除油品中的非理想组分或改变油品的化学组成而提高油品的质量,满足各种油品的产品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