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通胀率居高不下、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将导致欧洲地区石化行业遭遇“寒冬”。
竞争力挑战
对天然气供应前景的担忧,导致欧洲气价飙涨,被视为欧洲“气价风向标”的荷兰天然气中心(TTF)天然气现货价格8月达到创纪录的334欧元(约合2346.6元人民币)/兆瓦时,随后价格略有回落。9月12日,TTF近月天然气期货价格为191.98欧元/兆瓦时,仍比一年前高出3倍。
英力士欧洲烯烃和聚合物北方公司首席执行官罗布·英格拉姆表示,由于缺乏原料优势,欧洲石化行业长期面临竞争力挑战,而该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又加剧了这一挑战。
英格拉姆在西班牙近期举办的欧洲化学品分销商协会年度大会上表示,“我们在欧洲业务上的竞争力在能源短缺开始前就比不上全球同行,更不要说现在出现能源短缺状况了”。欧洲石化生产商正寻求最大限度利用天然气替代品作为原材料,特别是可再生能源。
英格拉姆表示,“欧洲市场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应对这些挑战,通过在工艺技术、生产效率和数字化方面的投资,欧洲石化工业可以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走一条积极的路”。
但对于在当前能源环境下无法保持竞争力的欧洲化工行业来说,除了关闭工厂,可能已别无选择。由于天然气和电力成本极高,欧洲合成氨和氯碱等基础化学品产能已被部分闲置。根据标普全球公司最新欧洲天然气短期分析报告,截至9月1日,在欧洲地区约1900万吨/年的合成氨总产能中,估计有1200万吨/年的产能已被部分或全部关闭。
外部产品冲击力加大
过去两年,欧洲一直受到国际供应链延误和中断的影响,不过目前来看,该地区的物流问题已显示出缓解迹象。但这引发了业内人士对于套利机会重新出现的担忧,特别是从亚洲和美国到欧洲的出口套利机会,将导致欧洲地区来自亚洲和美国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石化产品和原料进口量增加。
标普全球公司全球石化分析师乔舒亚·福伯表示,这可能最终导致欧洲处于盈亏边缘的石化厂和产能的关闭。在全球范围内,分销问题正在缓解,将导致更多原本销往亚洲的石化产品进入欧洲。过去3年全球石化产能稳步增长后,未来18个月,欧洲和全球石化生产商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这增加了产能关闭的可能。
标普全球公司表示,过去3年,全球物流和供应链受到挑战,意味着亚洲、中东和美国增加的石化产能没有多少机会与在欧洲销售的欧洲石化生产商竞争,因为供应链瓶颈导致全球市场脱节,进口也受到限制。数据显示,全球聚乙烯和聚丙烯(PP)供应量已从2017年的1.15亿吨/年和7700万吨/年分别上升至目前的1.47亿吨/年和9900万吨/年。
能源短缺对欧洲需求的影响,以及进口量增加对供应的影响正在显现。标普全球公司最新大宗商品报告显示,8月,欧洲石化市场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利润率大幅下滑。欧洲气价高企将继续给合成氨和氯乙烯价值链利润率带来压力。此外,丙烷脱氢(PDH)装置利润率8月中旬跌为零,是新的季节性低点,因为丙烯价格直线下降。一旦供应链中断问题和集装箱瓶颈被突破,欧洲石化产品利润率将受到来自美国和亚洲进口产品的更大压力。
化工生产商想方设法应对挑战
2022年1~8月,西欧工业天然气需求与5年平均水平相比减少了13%,仅8月的需求就比5年平均水平减少了27%。根据西班牙和荷兰的工业天然气需求数据,炼油化工行业正推动天然气需求下降,纺织、造纸和金属等其他天然气密集型行业的需求近几个月也出现大幅下降。
陶氏化学首席执行官吉姆·菲特林在二季度财报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在欧洲的一些石化厂已减少天然气用量。当前欧洲能源成本很高,随着冬季临近,必须考虑德国政府可能采取的天然气限制措施”。德国是陶氏化学应密切关注的地方,该公司已减少在德国波伦生产基地的天然气用量。菲特林表示,公司将继续寻找其他采购选择,并在全球范围内提高拥有获取低成本能源和原料的能力。
菲特林还提到近期宣布在德国施塔德新建一个永久性液化天然气(LNG)进口设施的计划,该LNG进口设施将帮助德国政府满足高达15%的天然气需求。菲特林指出,“该LNG进口设施的进口能力约是美国为帮助欧盟而承诺的LNG出口量的25%。这将提高施塔德陶氏化学生产基地的能源和原料灵活性”。该进口终端预计2026年建成并投用。
标普全球公司表示,为应对欧洲地区天然气和电力价格的不断上涨,利安德巴赛尔9月初对在欧洲销售的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征收了能源附加费。利安德巴赛尔是欧洲最大的HDPE和PP生产商,也是第三大LDPE生产商。9月的附加费总计为160欧元/吨,未来几个月根据德国近月平均电价将自动增减。
在该公司采取上述行动前,欧洲还有另外两家主要聚合物生产商也征收了类似的附加费,原因是冬季来临之际,聚合物前景悲观,而可能出现的天然气配给和由此引发的能源短缺状况,又加剧了这种悲观情绪。标普全球公司称,其他生产商已推出每吨50~70欧元的能源附加费。消息人士称,能源密集型产品,如LDPE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受到能源成本上涨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