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海南省三亚市约150公里到180公里的海域,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工程作业正在加紧进行。目前,项目整体的钻井作业进度已经达到80%。相比于一期工程,“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的开发难度更大,要克服高压的考验,最大地层压力达到了69兆帕。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技术人员每向下钻进一米,都是在人迹罕至的无人区留下一个脚印。
中国海油研究总院总工程师 李中:它的储层压力比一期要高得多,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安全钻井的问题。深水作业事实上是冰火两重天,海面上是二十多摄氏度,海床基本接近零摄氏度,而储层的温度又升上来了一百三四十摄氏度。
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深海一号”二期钻完井项目副经理 马传华:针对深井、超深井地质条件复杂、垮塌井漏风险高的情况,依托自主研发的井下测量工具,避免高风险地层作业风险,实现降低成本20%。
技术的攻关一步一个脚印,更“高级”的工具实现了成本的降低,也让深海气田的勘探跃上了新的能级。“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的首口开发井作业近日顺利完成,作业水深近千米,完钻井深超过5000米,这口井测试日产天然气超100万立方米。
在70公里之外,“深海一号”大气田的一期项目已经开始承担冬季天然气的保供任务。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气田生产监督 张宝:来自超深水下1500米的天然气可以通过管道实现南气北运,“深海一号”气田部署了11口水下气井,天然气日产能达到1000万立方米。
保供的底气,来自更多技术的升级。经过数字化改造的生产平台,可以实现远程遥控生产。在千米水深下,水下采油树连接来自地层深处的油气和外部的油气运输管道,如同在井口设置了一个精细、关闭自如的“水龙头”,它可以自主控制油气开采速度,监测压力、温度。而海上油气井在线监控关键技术也在发挥作用。
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钻完井高级工程师 李文拓:我们为井下光纤穿上“防护服”,实现高精度分布式井下温度、压力、声波监测,建立了油气井光缆可靠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填补了海上油气井监测空白。
二期工程完工后,“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整体的高峰年产量将从30亿立方米增至45亿立方米,相当于海南天然气全年消耗量的近90%。
中国海油研究总院总工程师 李中:近十年,70%至80%的新油气发现在海洋,但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深水区。
油气的富矿,不仅仅藏在地下数千米的深海,不断更新迭代的钻井装备,正在挺进更深更远的无人区。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近日刷新了亚洲陆上最深水平井的纪录。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李双贵:跃进3-3XC井设计井深9472米,目前深度已钻至9432.55米,它的深度数据已刷新亚洲陆上最深水平井的指标纪录。
为了破解超深层的高温高压难题,项目专门升级了国产的钻机装备、研发了高强度的大口径钻杆。在钻头附近采用超深高温高效定向技术,高精度随钻测控系统能够将地下几千米的信号实时传输至地面,为钻头提供精准“导航”。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 陈宗琦:通过创新攻关,我们探索形成了一套世界先进的、复杂超深层井深结构设计配套技术和标准规范,从而实现了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