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连珠”齐闪耀 一体开发巧织网
南海西油记 南海西油记 2024-03-27 19:28 广东
图片
1997年3月
几个年轻人在北京京信大厦相聚
他们承担着一项重要任务
涠西南油田群开发工程项目
总体开发方案设计
一年后
八条桩腿的涠洲12-1A平台
在南油码头进行模块建造安装
成为当时亚太地区最大的
1999年3月
涠洲12-1油田提前3个月投产
这座涠西南地区未来的“海上枢纽站”
开启了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涠洲油田群的辉煌时代
20多年来
围绕这一枢纽站
一个个油田相继投产
犹如雄伟壮观的“钢铁城堡”
坐落在海天之间
2006年
随着涠洲油田群产能不断释放
涠洲12-1A平台现有生产系统
已不能满足涠洲油田群滚动开发的需求
新建一座生产辅助平台
用于上游油气的集输处理被提上日程
涠洲12-1PAP平台由此应运而生
涠洲12-1PAP平台通过栈桥
与涠洲12-1A平台相连
联合构成一座生产和生活支持的综合平台
是涠西南油田群的集输中心
将收集到的原油、天然气和混输油气
经过前期处理并增压输送至
涠洲终端处理厂
随着涠洲新油田的不断投产
油田群产量进一步加大
原油集输系统还需进一步优化
涠洲作业公司利用开发
涠洲12-8W/6-12油田的契机
新建了涠洲12-1PUQB平台
通过栈桥与涠洲12-1PAP平台相连
从涠洲12-1A平台手中接过
“枢纽站”的接力棒
从此开启三足鼎立的格局
2013年3月
涠洲12-8W/6-12油田成功投产
涠洲油田群在2014年
产量直破300万立方米大关
涠洲12-1PUQB平台的建成
既满足了油田生产需要
又能分担涠洲12-1A平台处理任务
使油田原油集输处理工艺进一步优化
油田群原油集输处理由此形成一张网
一体化生产工艺初见雏形
涠洲油田群油气年产量由
原来不足100万立方米油当量增长到
自2017年起连续7年
超400万立方米油当量
涠洲油田群连续5年保持稳产高产
其中有新油田开发的作用
更有老油田提液增产的贡献
随着开发工作的不断推进
水液量随之上升
成为中心处理平台的首要难题
涠洲12-1C生产水处理平台
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2021年6月
涠洲12-1C生产水处理平台建成
新建成的WHPC平台与PUQB平台
通过栈桥相连
标志着我国南海西部海域首个“四星连珠”
海上油气水生产集群正式形成
成为北部湾海域一颗亮眼的明珠
与此同时
涠洲12-1A平台原有生产水处理系统
还存在一定的处理余量
涠洲12-1油田回注井也有一定的水量缺口
涠洲作业公司把
涠洲12-1PUQB平台的生产水进行调配
利用涠洲12-1PUQB平台空间
扩充纳滤海水系统
填补注水及回注缺口
由此
涠洲12-1油田片区逐渐形成
生产水处理、回注一张网格局
解决了生产水处理及排放难的问题
促进了油区资源的有效调配与优化利用
最大限度释放油区产能
为后续滚动勘探与更多新油田的开发
奠定基础
涠西南油田群是典型的依托式
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成功案例
涠洲作业公司通过不断整合海上工艺布局,形成以涠洲12-1PUQB平台为油水处理中心、以涠洲12-1A平台为天然气处理中心、涠洲终端为原油和天然气深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格局,同时着力电力组网、天然气综合利用连网,成功打造“油、气、水、电四张网”,实现了涠西南片区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