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上最大规模“双高”油田绥中36-1油田二次调整项目第一阶段投产的25口井日产油超1900立方米,是ODP配产的1.45倍,其中Q平台实施的一口分支井采用新型分支井技术,是配产的2.9倍。这一突破性成果的背后,是我国海上油田面对的挑战与创新。
这种新型分支井技术
与其他的分支井技术相比
有什么区别?
具备哪些优势?
如何实现少井高产?
带着这些疑问
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由于海上平台的空间限制,槽口数量有限,老油田的加密调整常常遭遇槽口不足的难题。尤其是在经济评价的前提下,实现“少井高产”成为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目标。为推动海洋石油资源的高效开发,海上油田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技术革新,其中分支井技术成为提升井槽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它允许多个井眼共享同一井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而,绥中36-1油田二次调整项目开始之前,工程技术作业中心通过技术调研渤海油田常用的裸眼分支井技术无法实现所有分支井眼的砾石充填防砂及机械支撑。
为解决作业过程中的砾石充填防砂及机械支撑这两项难题,工程技术中心联合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精细部署,全面发力、重点突破,历经半年攻关,开发出适用于该油田的可溶销钉式空心斜向器分支井工艺。
该工艺在保障各个井眼均能砾石充填防砂及全井段机械支撑的同时,还具备以下优势:
01
采用可溶销钉式空心斜向器,可以根据作业时间、地层温度、作业的液体来设计可溶销钉,确保在投产后就能实现各个井眼的连通。
02
在各个分支井眼内可安放不同类型的示踪剂短接,根据采出液的化验可以清晰的显示各个分支井眼的生产情况。
03
可以在分支井眼内预置密封筒,为后期分支井眼的分采预留手段,在后期某个井眼含水突破后实现各个井眼的轮采。
04
为避免分支井眼液量汇合处液量较大对筛管产生冲蚀,工程技术作业中心还在分支井眼的结合处使用抗冲蚀效果最好的多孔隙筛管,延长生产寿命。
多孔隙筛管抗冲蚀结构
在该井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作业中心积极与渤海石油研究院油藏专家对接该井轨迹,在确保防碰要求的同时优化开窗位置,地质油藏与工程工艺专业紧密配合,最终确保该井的顺利实施。
该工艺有效解决了海上油田井槽受限难题,使少井高产的目标得以进一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