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月,工程技术作业中心迎来探井工作量历史新高,海上共有12个探井作业点进行作业。年初至今,累计进尺超五万米,共发现油气显示超1.4千米,钻井取心5次,井壁取心189颗,测井取样4次。中心全体员工以实干苦干的实际行动,践行“开战即决战,决胜四千万”。
“此次取心,岩心长度3.72米,作为孔店组顶部储层珍贵的‘地质密码本’,能够为后续低渗产能释放研究做好资料储备。”地质总监陈靖说。渤中区域的“国硕”钻井平台正进行一口重点探井取心作业,该井为水平井,作业难度极大,钻井高级总监邸毅峰表示,作业团队在近4000米的深度,近90度的井斜情况下,成功取心,收心率100%,高质量完成本次勘探作业。
录测井团队在为取得的岩心编号
在秦皇岛区块的“大舟”钻井平台,近日完成了一口重点探井测压取样作业。“经过21个小时取样作业,我们共得到2100毫升,9桶地层流体样品。”测井总监陈洪亮说,“这些样品为落实区块储量提供实物资料。”
“凯旋一号”钻井平台正在进行下套管前的准备工作,钻井总监郝宜雷紧盯套管卡瓦试坐挂过程,不放过每一处细节,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排查每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在井口小平台上,他仔细测量卡瓦与套管头之间的距离,保证每一个数据准确无误,为后续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夯实数据基础。
夜晚,灯火通明的“中油海23”钻井平台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钻井总监陈冬毅和地质总监苏朝博正协调现场作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口井的成功钻探,都离不开团队的默契配合和辛勤付出,我们将不断精益求精,为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贡献力量。”
工程技术作业中心还迎来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在“中油海5”钻井平台上,技术人员将钻杆传输技术与电缆取样技术结合应用,成功取得4000毫升原油样品。这一技术的实现,不仅摆脱井斜对取样作业的限制,还极大降低作业成本,为勘探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测井总监刘如明和测井监督马杰在现场工作
此外,渤海油田某重点区块两口重点探井的测试作业正在进行,目前累计下入测试管柱4000余米。测试物探作业室主任高科超介绍道,面对天气变化,专业人员在管柱和地面流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加热功能,确保原油在井筒及地面的流动性。项目组在测试作业中多措并举,保障区域产能释放,为秦皇岛区块和渤中区块的产能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