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真空系统!”
随着指令下达
新春首炉钎焊作业拉开序幕
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的我国首条
磨铣工具智能自动化钎焊生产线
正式投用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磨铣工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速旋转的磨铣工具犹如手术刀,凭借其削铁如泥的特性,对井下硬材料进行有效磨削或铣削,精准实施井筒处理作业。
2024年,我国海上油田应用550套磨铣工具,为322口生产井实施井筒处理作业,均成功恢复生产。
在传统钎焊车间内,工人要手持乙炔焊枪在3000摄氏度高温前连续作业,钎料填充和切削齿颗粒焊接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如今,真空感应焊接技术替代了手工钎焊,AI视觉系统取代人眼识别,整个车间蜕变为绿色智造空间。
该生产线利用清洁电能进行恒定加热,智能控制机械臂动作,可自动完成钎料置放、甄选抓取、齿槽啮合、物件运移、加温钎焊、成品下线等全部流水生产线工序作业。
其中,智能识别振动筛上放置数以百计的切削齿颗粒,AI图形甄别系统能够分析识别出“直立”站位的切削齿颗粒,协作机器人精准抓取切削齿颗粒,并按照设计摆放,解决人工摆放切削齿颗粒效率较低的难题。
该生产线采用真空感应钎焊,协作机器人能把切削齿颗粒之间的排布缝隙精确到0.1毫米,相较于传统钎焊,可节约填充钎料30%以上。由于钎焊处于真空状态,不会出现氧化、气孔、污染等现象,不但磨铣工具的清洁度和强度得到提高,而且基本不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实现了绿色低碳生产。
“与人工钎焊工艺相比,智能自动化钎焊让焊接质量平均提升25%,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32%。”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井下技术公司产品开发中心经理陈杰介绍说。这些显著成果使我国磨铣工具的生产制造水平获得高效提升,助力海上油田增储上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