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中国海油贡献了国内原油增量的60%以上,国内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原油产量就占到了其中的6成以上,中海油服钻井事业部塘沽作业公司便是开采原油冲在最前方的“刀刃”。
2023年至今
塘沽作业公司累计
开钻976口、完钻928口
完井679口、修井91口、试油42口
进尺2362918米
6次刷新中国海油作业纪录
4次刷新渤海区域作业纪录
先后完成
垦利16-1
“新优快”钻完井试点项目
垦利6-1
“擂台赛”亿吨级油田开发项目
从提速25%到提效41%
不断创造作业时效纪录
从井深5930米到井深6088米
不断刷新渤海钻探深度
一支专业的钻井队伍
渤海油田是重点项目的聚集地,而塘沽作业公司便是啃下这些“硬骨头”的专业队伍。
2022年12月6日,被称为“新优快”启航之地的垦利16-1油田调整井项目圆满收官,助推我国海上多项钻完井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塘沽作业公司所属挑战者高效完成垦利16-1油田9口调整井钻井作业,其中A25井水垂比一举突破“4.0”,打破渤海油田大位移井最高水垂比纪录。
2023年2月18日,塘沽作业公司所属海洋石油941承钻的国内首个大规模超稠油热采开发项目旅大5-2北项目顺利完成,攻克了油藏粘度大、埋藏深、开发井数多、工艺复杂等世界性难题。
2023年9月21日,实施“多船竞钻擂台赛”钻完井开发新模式的垦利6-1亿吨级油田开发项目全部竣工,完成3项技术体系突破,推广13项创新技术应用。塘沽作业公司派出的海龙2、挑战者斩获擂台赛总擂主第一名、第二名,获得“金牌井队”,海洋石油超人获得“金牌班组”“杰出贡献奖”,赢得客户高度赞誉。
一组靠谱的装备集群
2023年至今,塘沽作业公司先后引进海洋石油946、海洋石油947、海洋石油948等6艘钻井平台,目前管理运营25艘钻井平台,有效保障了渤海油田开发对钻机的需求。
向“新”而行,塘沽作业公司不遗余力推动国产化、“卡脖子”攻关项目。根据片区船型及钻井包类别,实施船队群组管理模式,建立不同船型管理策略及船型资源池。对部分作业能力偏弱平台开展适应性改造,逐步推动自动化、国产化向系列化发展,实现海洋石油922、海洋石油924装载管柱自动化系统,海洋石油941顶驱国产化升级改造,全面推广自动卡瓦使用,推动装备“操作少人化”。加快推进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新技术新装备应用。
向“绿”而行,塘沽作业公司积极开展钻井平台岸电改造、飞轮储能技术、烟气余热利用,助力“双碳”目标达成。一直以来,柴油发电机作为海上钻井平台的动力核心,为海上钻完井作业提供动力支持,但柴油消耗量较大,且碳排量较高。塘沽作业公司打破常规,联合多部门开展现场调研,对多种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讨、评估、模拟试验,最终确定实施钻井平台岸电改造。2023年7月,海洋石油超人成功接入岸电。截至今年10月,塘沽作业公司已有10艘平台具备岸电接口能力。
一座钻井人才的“孵化基地”
从“中国海油石油钻井工特级技师”李连生、孙培贞,到“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王安峰,塘沽作业公司培养了一批批技术能手,现聘技师72名、高级技师15名、特级技师2名,从这里走出去的钻井人才遍布四海。
渤海湾水深较浅、坡度平缓,适合自升式钻井平台开展钻井作业。塘沽作业公司依托高端自升式钻井平台开展“见习培训”,实现高端自升式钻井队伍的自我裂变。平台上,“师带徒,老带新”“班组互培,交叉学习”“总监、队长讲井控”等培训模式层出不穷,通过组织专业化培训和多维度技能培训,培养复合型业务骨干,搭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3年,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石油钻井技术比赛中,塘沽作业公司王市委、耿强获团体优胜奖;第十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机修钳工赛项中,贾闫锁、李百川获团体三等奖。
2024年,环渤海区域井控技能比武,塘沽作业公司所属3艘平台海洋石油937、海龙8、海洋石油超人包揽团体赛前三名;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石油钻井工竞赛中,王市委、杜理荣获个人一等奖,5人获团体一等奖。
钻井事业部塘沽作业公司
将切实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作为责无旁贷的首要任务
将提升服务质量
视为开拓市场的“金钥匙”
助力中海油服向着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服务公司
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