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网在油气产业链运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油气管网建设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油气工业发展水平。我国的油气管网建设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油气管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透视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我国管网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的建设成就带有浓厚的历史烙印和时代特色。改革开放是我国油气管网建设的分水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行的改革开放加快了油气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油气管网建设由此掀开新的一页。
一、我国油气管网建设历史回顾
建国60年来,油气管网建设伴随着共和国发展的脚步一路成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油气管道的建设规模、发展速度以及科技水平不尽相同。总体看来,国内油气管道建设历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1949—1969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发展油气管道建设事业的基础几乎为零。在经历了1949—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调整和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我国于1958年年底建成克拉玛依至独山子炼油厂的输油管道。该管道全长147公里,年输油能力为53万吨。这是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的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在国家油气管道建设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之后的1961年,中国建成了四川巴县石油沟至重庆化工厂的供气管道,这是新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天然气管道。这一时期的油气管道建设基本上是在缺乏技术和资金的条件下进行的,局部虽有突破,但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
(二)恢复发展阶段(1970—1975年)
1970年8月3日,国务院作出了开展东北地区“八三工程”会战的决议,使得停滞近10年的油气管网建设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油气管网建设事业也从此得以恢复和继续。此后的5年内,经过艰苦奋战,我国于1975年先后建成了庆抚线、庆铁线、铁大线、铁秦线、抚辽线、抚鞍线、盘锦线、中朝线8条管线,管网总长度2471公里。
(三)加快建设阶段(1976—1986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浪潮席卷全国,石油工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相继进入快速开发期,我国再次掀起了油气管道建设的高潮。到1986年,先后建成了秦京线、鲁宁线、东临线、东黄线、东黄复线、任沧线、任京线、沧临线、濮临线、中开线、中沧线、马惠线12条油气管道,总长度3400公里,形成了中国东部油气管网。
(四)快速发展阶段(1987—2004年)
1987年,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陕甘宁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和沿海地区石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石油工业按照“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方针,再一次加快了建设油气管道的步伐。至2004年,先后建成56条管道,长度达到近4万公里,形成了连接中国西部和东部地区的油气管网大动脉。
三大石油公司是油气管道建设事业的主要承担者。在此期间,中国石油先后建成了西气东输、陕京线、陕京二线、涩宁兰线、兰成渝线、忠武线、鄯乌线、轮库线、安延线等油气管道24条,长度达到33908公里;中石化在中国南方地区先后建成了沪宁线、茂贵昆线、常杭线、青安线、镇莫线、镇杭线、上潜线等油气管道18条,长度达到4069公里;中海油在海域建成了海底油田登陆油气管道14条,长度达1929公里。
(五)稳定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西气东输是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该工程的顺利建成标志着我国在油气管道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已经整体上达到了20世纪末的世界先进水平。以西气东输工程为契机,三大国家石油公司又开始了西气东输二线、川气东送、中俄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以及中缅油气管道等工程项目建设。到2008年,中国油气管网长度已达到65000公里。
二、管道建设成就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
仔细分析不同时期管道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数据不难发现,油气管网的建设步伐总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不断实现新的跨越。经济环境好,油气管网建设的速度就快,取得的成绩也就显著;经济环境差,油气管道建设的步伐也就相对迟滞。
(一)油气管道建设历史上曾出现“真空”
油气管网建设的起步阶段相当漫长,历经20余载。这一阶段除建成新中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外,再无其他建树,上世纪60年代是我国油气管网建设的“真空”时段。笔者以为,1959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以及随后发生历时3年的严重自然灾害是导致油气管网建设未能得以继续推进的主要原因。时隔4年的1966年,我国又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本来就已经很脆弱的经济再次雪上加霜,油气管网建设自然也就无暇顾及了。如前所述,尽管1970年中央决定开展东北地区的“八三工程”建设,但由于受到当时“文革”大环境的影响,5年的建设里程仅2400多公里,管网建设事业发展速度缓慢。
(二)改革开放是管网建设的“分水岭”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经济发展有力地带动了石油工业和管网建设,油气管网建设事业也一路高歌、突飞猛进。若对1978年、1986年、2004年和2008年的国内油气管网里程数据进行趋势模拟可以发现,模拟后的曲线与1978年以来GDP增长曲线在变化轨迹方面几乎是一致的(见图1)。由此趋势基本可以验证前文得出的结论:油气管网建设规模和水平取决于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1978年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水岭,也可以说是我国油气管网建设的分水岭。
(三)管网建设外向型特征开始显现
自1993年我国成为油气进口国以后,国家及时调整了能源发展战略,确立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发展思路。顺应历史潮流,国内石油公司实施了积极的“走出去”战略。伴随着这一发展格局的出现及进程,进入27世纪之后的我国油气管网建设开始涌现出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突出表现在连通境内外的管网建设开始取得进展,管网建设开始由国内走向国外。
中俄原油管道始于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终点为中国大庆。该管线在中国境内的长度达到了965公里。中亚天然气管道分两期进行,一期的中土天然气管道起自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终点为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管道全长?878公里;二期的中哈天然气管道全长1480公里。由中石油投资建设的中亚天然气管道是我国成功实施的第一条陆上进口天然气管道项目,打开了中国西北地区天然气进口通道。在加快推进中亚油气管线的同时,西南地区的中缅油气管线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中缅石油管线由缅甸西海岸途经曼德勒到达云南的瑞丽和昆明,全长约1100公里;中缅天然气管道起自缅甸兰里岛,经瑞丽进入中国,途经云南、贵州,终点为广西南宁市,全长2806公里。
三、油气管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油气管道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管道运输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一)原油管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区域发展不均衡。中国原油管道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华北和沿江等地区。东部和华北地区原油管网相对比较完善,西部地区管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建设力度还需加强。
二是管线运输能力不足,部分管线设备老化,需要更新。原油管网普遍存在不能满足当地石油炼化发展要求,安全隐患不同程度存在,存在码头接卸与管道输、转、储能力不足等问题。一些主要产油地区的外输管线运输能力与其产量增长不匹配。
(二)成品油管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成品油运输以铁路为主,管道运输比例相对较低。由于成品油生产企业地域分布与市场分布不均衡,造成用油高峰时期成品油调运迟滞。近年随着中国成品油需求的较快增长,成品油管道建设滞后问题日益突出。
二是成品油管道运输技术还有待发展。我国成品油管道尚不能实现灵活的多批次、多品种运输,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应用受到国外专利技术限制。成品油管道运营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在市场准入、安全、环保及管道运输费用和服务等方面尚未建立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
(三)天然气管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联络线建设不完善,系统化程度不高。作为低碳清洁能源,天然气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日益看好。天然气产业链不同于石油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天然气产业运行对管网的依赖程度更高。换而言之,若管网系统不发达,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程度的阻滞。我国目前的天然气主干管道建设虽取得重大进展,但干线之间的联络线建设相对滞后。随着市场用气量的大幅增长,联络线的功能日益重要。未来需要加快主干管道之间的联络线的建设和完善,以保障下游用户的用气安全。
二是一些地域储气库等调峰设施配套不健全,天然气调峰应急能力明显不足。地下储气库建设由于受到特殊的地质条件的限制难以进行规模建设。有专家指出,未来除华北和东北地区外,我国其他地区大规模建设地下储气库难度较大。
四、未来我国油气管网建设趋势分析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管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的重要阶段。按照国家管网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新建油气管网2.8万公里,到2010年油气管网总长度估计将达到8万多公里,在全国范围基本形成东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气通道。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快管网资源整合,优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运输和储存结构,改善油气资源输配方式和加工利用布局,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经济发展形势和管网建设现状,预计我国今后油气管网建设将呈四大特点。
(一)油气管网建设布局趋于合理,管网长度逐步加大
目前国内油气干线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将是支线和管网连接线的建设,支线和连接线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管网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区域,使供需衔接更加顺畅,油气管网建设布局更加趋于合理。
(二)管网建设外向型程度逐渐增强
油气管网建设服从资源战略这个大局,按照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我国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国内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高油气资源自主保障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原则,扩大境外油气资源合作,管网建设将表现出更多的外向型特征。
(三)管网建设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西气东输等系列管线的建成和成功运营,表明我国天然气管网建设不同程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建设还面临较多的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还需做大量工作。因此,依托油气管网建设,加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创新力度,并以此带动国内冶金、建材、机械、电子、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管网建设事业重要特点之一。
(四)管网建设的运行环境日渐优化
随着管网建设力度的加大,一些与管网建设和运营相关的战略、政策、法律也会不断加以调整和跟进,制度的改变将进一步加快油气管网配套设施建设速度,加强三大石油公司的合作,有助于理顺油气供求关系,优化消费结构,为油气管网建设运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9年第10期 作者:罗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