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财经 » 石油行业研究 » 正文

石化企业欧盟REACH法规的应对及思考

日期:2009-11-24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石油网

2009
11/24
20:0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石化企业 欧盟REACH法规 应对 思考

    欧盟REACH法规的推出对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保持和提高区域化学工业的竞争力,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石化企业,特别是出口欧盟的化工原料或化学品企业如何应对REACH法规,引出了许多相关问题的思考。通过石化企业应对欧盟REACH法规利弊分析,应以积极的姿态组织产业链的调查,提高相关人员对REACH法规的认知程度,并在日常新产品研发中增强环保和安全意识,降低出口化学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出口欧盟化学品的竞争能力。

   欧盟REACH法规的推出对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保持和提高区域化学工业的竞争力,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REACH法规将创建一个单一的、有条理的调控体系,使企业能够更容易地生产新的化学品。由于人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获得由REACH法规带来的大量信息,全世界的化学品管理将得到改善,化学品发展方面的全球合作也将受到鼓励。对于中国的石化企业,特别是出口欧盟的化工原料或化学品企业如何应对REACH法规,是以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姿态出现,更是一场争夺国际市场的严峻考验,也引出了相关问题的诸多思考。

  1 REACH法规引出的问题

  REACH法规包括化学品及其下游产品的注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非分阶段进行化学物质自2008年6月1日起就应该进行注册;另一种是分阶段进行化学物质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到2008年12月1日进行预注册。预注册只须提交注册人信息、拟注册物质识别和吨位信息即可。2008年12月1日后所有的预注册信息都放到“物质信息交换论坛(SIEF)”上,所有拟注册人都是SIEF成员,所有注册同一物质的SIEF成员在规定的期限内共享数据、共担费用、共同提交和完成注册。进行了预注册的企业,在期限内物质的制造和进口不受影响。在提交了预注册信息之后,拟注册人可以在3-10年时间里(根据拟注册的物质和吨位决定)从容地参加SIEF谈判,准备和完成自己的注册。实际上预注册就是欧盟为缓解集中注册的压力而采取的措施,中国石化企业应该认真地利用这个机会。

  由于我国出口欧盟化学品量大、面广、种类繁多,具有较大的出口风险。而大部分出口企业对国内外标准和法规等重视不够、研究不足,应对技术性措施手段落后,贸易出口容易受阻和发生争端。国家检测检验机构的检测结果,往往得不到发达国家的认可。因此,欧盟REACH法规的推出,将在中国石化企业引出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

  1.1 进出口欧盟化学品成本增加

  据估算,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注册评估费用约需8.5万欧元,每一种新化学物质进行第一水平试验需花费约25万欧元,进行第二水平试验需花费约32.5万欧元,两者合计57.5万欧元。如此高昂的测试、注册、评估费用使化工品及机电、轻工和纺织等相关行业的出口欧盟成本将有所增加,从而导致这些企业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削弱。

  从欧盟进口的化学品主要是高档的、高附加值的、紧缺的有机、无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塑料及其制品。REACH法规实施后,欧盟的化工品生产商或出口企业必将把其高额的注册、评估费用打入产品和出口成本,因而提高出口价格,这对中国进出口企业来说,无疑要增加成本。在产业链的作用下,下游产业成本也势必增加,从而效益下降,影响发展。REACH法规规定:下游用户必须对其产品的安全性承担责任,主管机关有权要求下游用户进行附加试验等。为了避免支付高额的附加实验费用,出口企业必须加大投入,改进工艺及设备,尽量使用安全的化学品(在REACH法规许可和限制化学品之外的),使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1.2 出口化学品及原料、添加剂的安全性

  物质的量越大,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就需要提供更加详细的数据来说明物质对人类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在REACH法规中,化学品的信息分为物理化学、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三种类型。一般而言,化学品的吨位越小,注册时提交的物质信息也就越少。例如,当物质的制造或进口量在1—10kt/a时,注册要求提交的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信息较少;随着其吨位的增大,就需要提供较多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方面的内容;当物质的进口量或生产量达到1kt/a后,还要求提供物质的长期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方面的信息。由于长期以来,化学品出口仅仅是买卖双方的事,就是卖方提出对化学品及原料、添加剂物理化学、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方面的要求,也需经双方协商认可的,一经认可不管是多少吨位一样对待。而REACH法规考虑到化学品的安全性,则随着年进口量的提高相应物质的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方面的信息必须增加,这一方面无疑将原存在安全性的进口化学品拒之欧盟之外,另一方面注册人在向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提供的技术卷宗主要的1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5项有关物质的信息需要检测报告,这需要投入不少的检测费用,有些还需提供物质暴露场景信息,这中间可能会无意透露技术诀窍的信息。

  1.3 国际标准接轨与分析手段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物理化学危害、健康危害数据和环境数据危害的数据明显不足,数据不完整,对于准确评价非测试信息的专门技术水平、与评价测试数据的能力不在同一个水平。基于上述原因,出口欧美化学品的检测必须与国际认定的检测标准接轨,而标准接轨的基本条件是针对检测的分析手段必须配备齐整,这需要政府安排相关部门进行运作,投入巨资增加分析手段,并提出针对欧盟检测标准的有关措施。这项工作做还是不做?做得快还是慢?都将会影响出口欧盟的化学品企业的经济效益。

  2 中国出口欧盟的化学品现状

  欧盟REACH法规要求所有在欧盟生产加工、销售和流通的化学品及其下游产品进行注册、评估和许可,未经注册的不能生产、流通和进口。由此可见,REACH法规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化学品的生产商,还囊括了进口商、下游产业等多个领域,包括广泛应用化学品的轻工、机电和纺织行业等等。对中国出口欧盟的化学品现状和利弊分析有利于石化企业针对自身行业的特点,有的放矢做好出口欧盟的化学品应对工作。

  2.1 中国出口欧盟的化学品现状

  中国是化学品生产大国,每年生产5万种化学品,化学工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我国又是化学品进出口大国之一,每年进出口化学品种类达3000余种,进出口总额已达400亿美元以上。中国化学品主要是以机电、轻工、纺织和化工产品形式出口,所以REACH法规的指令几乎覆盖了石化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品,将对石化行业的出口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以2005年石化行业出口企业作一统计,共有6180家,其中出口欧盟企业2214家:机电占49%,出口金额24.2亿美元;轻工占42%,出口金额4.6亿美元;纺织占8%,出口金额0.7亿美元;化工占0.4%(9家),出口金额0.02亿美元。数据显示,石化行业出口欧盟企业中,以机电企业最多,其次是轻工、纺织和化工。由此可见,当REACH法规实施后,石化行业这些广泛应用化学品的下游企业势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2008年中国化学品出口统计情况看,其同比增长的幅度很大。近几年出口欧盟的化学品数量约占总出口量的30%-40%,可见其出口欧盟的化学品量不可小觑(见表1)。

    然而,出口欧盟化学品的安全性不得不引起关注。在《中国贸易救济》中对2009年1—5月欧盟RAPEX(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对华通报综述一文中论述,从2009年1—5月的统计数据来看,因存在化学危险而被通报的产品最多,共计140项,其中玩具产品存在化学危险63项,原因是玩具中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DEHP)等增塑剂、重金属、甲醛、偶氮染料以及二甲基甲酰胺(DMF)黏合剂的含量超标;存在化学危险服装产品则绝大部分缘于富马酸二甲酯,含量超标39项。

  2.2 利弊分析

  对处在化学品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欧盟REACH法规的推出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要求出口欧盟的化学品更具环保和安全性,在原料和生产环节中必须加强管理和完善;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出口化学品进入欧盟的门槛,增加了现有化学品检测认可成本,如果不符合REACH法规要求的将无法注册给予出口,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2.1 有利因素

  REACH法规的实施,对我国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将促使我国化学品生产企业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采用国际标准,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尽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REACH法规将化学品安全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从政府转移到了企业,REACH法规的责任主体就是企业,这也就进一步提高了出口企业的责任心。你不注册、不作为,那你就退出欧盟市场。REACH法规也让我们知道,出口生产企业必须努力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技术成果,采用新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及时研究、搜集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调整我国化工产品的质量指标,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实际需要。积极应对REACH法规,也让我们的出口企业走的路更坚实,与国际人事、财务、成本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接轨,这也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2.2 不利因素

  REACH制度实施后,由于相关注册、评估费将摊入成本,因此欧盟化学品出口的价格将普遍提高,我国化工企业的进口成本相应增加。五矿商会副会长李晓妮指出,REACH法规实施后,“中国向欧盟出口产品的总成本将上升5%,从欧盟进口的成本将上升6%,中欧化工品进出口总额将下降10%,中国化工生产总值将下降0.4%,可能导致20万化工及相关从业人员失业。

  强制实施的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的要求严、内容多、检测量大、费用高,是历史上没有的,也是绝大多数企业无法承受的。而且所有需要注册的化学物质的试验数据必须符合欧盟GLP(良好实验室规范),标准。但目前我国除医药品外尚未建立统一的化学品测试合格试验室规范标准。从事化学品安全测试与评价的试验室数量少,而且大多数化学试验室和环境试验室均未执行国际公认的《OECD合格试验室规范原则》,并通过国家认证,无法保证化学品安全数据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被其他国家主管当局接受认可。我国生产和使用的大部分化学品没有进行过危险性测试和评价,不能进行适当分类和标志。出口企业提供的安全数据和评价报告,国内试验室无法提供,或者提供的数据不能被欧盟国家主管当局认可接受,登记所需要的数据势必须要到国外的合格试验室完成。这又给我们的出口产品带来了较大的不利。

  3 石化企业欧盟REACH法规的应对与思考

  REACH法规固然存在技术壁垒的嫌疑,然而随着各国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污染性化工企业和产品必将被淘汰。因此,积极主动应对REACH法规将是提升企业、政府及其他相关团体的化学品风险的认知、研究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石化企业针对石化产品的特性和REACH法规的要求采取应对措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品牌效应,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3.1 组织化学品和产业链相关调研

  应对欧盟REACH法规要进行组织落实,成立应对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小组。指定有关部门和人员专门负责REACH法规的应对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使参与人员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精力投入到位、组织保证到位、制定措施到位。把调查产业链、物质分解研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石化企业内容涉及大宗及“三剂”化学品,要组织化学品和供应链相关调研。产业链调查的内容是与国内使用化学品原料的企业建立紧密的产业链联系,相互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共同完成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工作。企业相关业务人员要根据REACH法规的要求,通过各种通讯工具通知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生产商填写供应链调查表,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抽样检测,有疑义的开展交流活动,妥善处理上下游化学品间的安全性问题,然后整理成基本汇总资料。上下游产品“产业链的调查”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产业链调查”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注册成功与否,因此向欧盟出口产品的上下游企业必须建立起稳固的产业链关系,相互提供安全数据表的物质或配制品、安全数据表等内容。

  REACH法规表面看只是一项化学品法规,但欧盟国家实际上对我国石化企业相关的出口化学品产生巨大的压力。我们应该继续跟踪和高度关注欧盟REACH法规方案的变化,争取把应对欧盟REACH法规后期工作做的更好。

  3.2 提高相关人员对REACH法规的认知程度

  积极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参加REACH法规培训班,提高相关人员对REACH法规的认知程度,在化学品的预注册、注册、评估等工作方面形成一支又懂专业又懂REACH法规的专业队伍。参与PRE—SEIF和SEIF论坛的讨论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涉及参与联合体数据文档的建立,需要大量懂产品知识、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参与。

  石化企业应对欧盟REACH法规不仅仅需要专业队伍,要知道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为了应对化学品的预注册、注册、评估等工作,从时间上和效果上采取强化及突击的方法。而从真正意义上说将是一场持久的战役,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有不断的新型化学品推出,新型化学品的研发人员必须对其化学原料、添加剂等安全性有充分了解,并根据欧盟REACH法规要求,考虑试验方法、试验过程、试验结果的合理性。

  3.3 加强监测手段和完善管理条件

  大型石化企业在纂写物理化学安全数据及评价报告时明显感觉到:出口欧盟的多种化学品,在石化企业内部及国内公开发表的内容及数据严重不足,对开展日常的技术卷宗填写和编写化学品安全报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麻烦。因此建议我国政府除进一步开发非测试方法和提高知识水平及能力外,另编写对非测试信息各个方面进行评价的指南也十分必要。否则对我国REACH法规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也将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在欧盟进行正常的注册而丧失在欧盟的市场份额。

  石化企业化学品及相关下游企业要努力采用国际标准或世界著名企业的实物标准组织生产,采用高新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及时研究、搜集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强化检测技术和手段,争取与欧盟检验数据互相承认。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创新能力,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实际需要,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加强贸易技巧,为扩大出口争取主动权。如果石化企业的化学品中涉及到了REACH法规中涵盖的内容,应该尽快着手进行咨询或检测,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来源:《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09年第10期 作者:钱遇春 侯培民)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