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国际油企 » 正文

辩证看垄断暴利

日期:2007-04-18    来源:世界石油网  作者:世界石油网

国际石油网

2007
04/18
13:2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辩证 垄断 暴利

如果比较美国的油价和中国的油价,你会发现两国的汽油价格几乎是一样的。由于美国的油价是随着原油价格波动而波动的,在原油价格走低的时候,美国的油价甚至会低于中国的油价。而美国人的平均收入是中国人的20倍,如果加油对于中国司机而言是一个不可以忽略的负担的话,对于美国人而言这个负担就要小很多很多。
     给定中国的人工成本低,给定中国的汽油质量标准并没有美国那么严格,中国的油价还能超过美国显然不是因为成本。事实上原因非常简单,中国的市场是被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公司垄断的。其实最说明垄断定价奇高的还不是汽油和柴油市场,而是航空用油市场。去年《上海证券报》有这么一条新闻:芬兰航空从赫尔辛基飞到中国,往往都“顺便”把回程油带上。虽然带着航油要花费一定的负重成本,但这样也远远要比在中国加油划算。而我国东航则鼓励飞国际航线的航班在许可的范围内多带几吨低价航油回来,以备下个航班之需。从航空公司这么愿意在这件事情上折腾,就可以看出我国的航空用油比国外贵多少了。
     一般说来,垄断的结果是垄断公司获得暴利而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受到损害。可不是吗?去年中石化一家公司的净利润就达到了506亿元人民币,光“暴利税”就交了87.5亿元。
     但是在油这件事情上,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美国的相对低油价导致了什么?只要你在美国高速公路上走过,你就会发现美国人喜欢开个头大、耗油量也大的车。在过去的23年里,美国汽车的销量冠军竟然一直是福特F系列的皮卡,近两年的年销量已经直逼百万。这些车的发动机排量从4.6升到6.8升不等,比起中国街头主流的2.0升排量的汽车,你就会知道美国人烧起油来是多么可怕了。和美国几乎同样富裕的欧洲和日本,用油就节制得多。原因也很简单,那里的政府对燃油征收了高额的燃油税。欧洲的油价几乎是美国的一倍,这使得人们自动地买小车,少开车,或者干脆使用公共交通。
     我国现在已经有接近一半的原油需要进口,而且这个比例随着我国用油量的增加还会不断上升,因为我国的产油量已经没有什么增加的空间。对石油,特别是外部石油的依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我国的经济会更加容易受到外部油价波动的影响,能源安全问题还有由于能源需求与其他国家发生的政治经济摩擦。由于我国购买石油的品质和炼油技术的问题,大量消耗石油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很多的污染。还有燃烧石油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而引发的全球变暖正在被证明影响着我们所生存的生态环境。我们说要节能降耗,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显然应该属于要节约的对象。
     让家庭和企业节约用油的最好办法不是行政命令,也不是宣传口号,而是提高油价。美国有相当多的学者在呼吁增加汽油税,认为这是解决对石油过度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至于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举多得的好办法,可惜这件事情在政治上不可行。
     也许这是一件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中国虽然没有征收高额的汽油税,可是中国的垄断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替政府人为地提高了油价。这虽然对开车的消费者而言不是好事,但是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却未必是一件坏事。垄断公司在获取暴利的同时,却同时得到了降低用油量的副产品。
     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征收暴利税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不过是等于垄断公司替国家征收了燃油税,然后国家再把这些钱拿回来而已。如果这笔钱能再通过公共支出或者转移支付的方式返回给消费者,那就更理想不过了。虽然,纯粹从效率的角度来说,这样一种间接征收燃油税的方法也许会造成很多的浪费,二传手总是不如政府直接收税损失小。但是从公众容易接受的角度来说,这种更隐蔽的征税方式也许更具有操作性。
     垄断虽然在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一个好的市场结构,但对于能源这种特殊的消费品,垄断却未必那么一无是处。我们需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