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石油媒体聚焦 » 正文

石化双雄长江攻防

日期:2010-12-07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刘大明

国际石油网

2010
12/07
08:5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石油 中石化

    国际能源网讯:在这场暂时平衡的格局,是前期“打压与反打压、要挟与反要挟”另类竞争的“战果”,而分析石化双雄与湖北省政府之间三方博弈的轨迹和脉络,则能管窥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某种态势和变化

    11月24日上午,已近深冬的武汉东湖宾馆外依然苍翠幽静。中石油集团公司与湖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现场,中石油副总经理周吉平、湖北省政府主要领导等多位重要人士悉数出席。

    外界感到,协议签署的双方似乎在刻意保持低调。简单的致辞后,协议即告签订,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

    “中石油不想太高调,激怒了中石化,就会引起反弹。”一位熟知两大石油巨头在鄂竞争情况的中石油集团内部人士说,“但实际上,框架协议的签署是非常大的胜利,对中石油开拓湖北市场的意义,可以用里程碑来形容。”

    按照协议,中石油与湖北省政府将在成品油油库和销售网络建设、天然气供应、天然气管道和储气库项目建设、城市燃气及压缩天然气项目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力求通过双方的友好合作、优势互补,来有效改善湖北能源结构、提升湖北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湖北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地方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过去半年间,中石油与中石化在荆楚大地上演的攻防战,相当激烈。中石化发展500座加油站的计划,在当地政府“特殊关照”下悄悄推进,中石油的零售业务则一度面临被“挤出”湖北市场的境地。

    本次中石油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让两大超级巨头的市场争夺进入暂时平衡的局面——据说,湖北省政府承诺在成品油销售上给予中石油平等的政策待遇。

    有观察分析人士说,这场暂时平衡的格局,是前期“打压与反打压、要挟与反要挟”另类竞争的“战果”,而分析石化双雄与湖北省政府之间的三方博弈的轨迹和脉络,则能管窥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某种态势和变化。

    “驱逐”中石油

    2009年12月4日,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与中石化在北京中石化集团总部签订了“加快推进武汉80万吨/年乙烯项目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这份协议中,中石化最终承诺了建设时间表:2010年一季度进入实质性全面建设阶段,2012年12月31日前建成,2013年6月30日前正式投产。

    湖北一直揣着拥有大型石化项目的梦想。早在上世纪70年代,湖北省和武汉市就向国家申请10万吨乙烯项目落地,但经历数次挫折而梦难圆。

    2010年3月31日,总投资179.5亿元的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全面动工,乙烯裂解、热电联产等6大项目同时开工。按照计划,中石化今年将在当地完成投资76亿元。其中,乙烯主体工程投资32亿元。

    乙烯项目的上马,让湖北省方面长舒了一口气,也给了中石化一个不愿错过的好机会。

    作为双方协议的内容之一,湖北省承诺“湖北省境内新增的加油站将全部交由中国石化建设。项目建设期内,通过支持中国石化新建、合资和收购,力争新增500座(加油站)。”

    武汉乙烯工程全面动工8天之后,一份由中石化起草的文件呈送至湖北省方面。文件的名称是:《关于恳请省人民政府转发<中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加快建设湖北省境内加油(气)站的意见>的请示》。

    从中石化内部资料显示:中石化提出,将湖北省内高速公路、交通枢纽(机场、火车站等)和新区、新路等重要区域内规划的加油(气)站,统一纳入中石化500座以上新建加油(气)站规划内,统一交由中石化湖北公司建设经营。

    中石化在上报湖北方面的文件中还提出:“在500座以上新建计划未落实前,暂缓对其他单位申报计划的审批工作。”

    这一带有排他性的条款,意味着期望湖北方面限制对中石油和其他企业加油站的审批。中石化则可以通过收购其他公司加油站的方式,最终垄断湖北省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绝对份额。

    事实上,受加油站服务半径的限制,即使中石油在中石化已布点的范围内再建新站,意义已不大。500座新建加油站的布局完成之后,加上原有的近2000座加油站,中石化将基本垄断湖北全省可供选择的加油站点,对当地的成品油销售将占据绝对的控制和主导权。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