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上海黄浦江港口格外忙碌,每天数以万条的运煤船从这里进出,保障着上海的正常运转。而为这些运煤船提供动力补给的是100多支被称作“水上加油站”的船队——上海鹏盾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盾船舶公司”)是它们中的旗舰。
尽管这些“水上加油站”和往常一样的忙碌,看不出丝毫异样,但平静的外表下却掩藏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个行业未来的命运被系于一人之身——鹏盾船舶公司的“掌舵人”傅炳荣,因被控涉嫌“非法经营罪”而身陷囹圄。
无证经营之殇
变故突如其来。2006年3月15日,傅炳荣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刑事拘留,同年4月20日被取保候审,同年5月31日经上海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同日由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执行逮捕。
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在起诉书中称:“经依法审查查明:2004年7月至2006年3 月,被告人傅炳荣在负责经营上海鹏盾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鹏盾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和上海鹏盾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期间,在明知上述3家公司没有获得《成品油经营许可证》,不具备成品油经营资质的情况下,向上海联欧家具有限公司、上海欧亚美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等50余家单位大量销售柴油和汽油,非法经营柴油和汽油2500余吨,销售额达人民币1103万元。”据此,检察机关认为应当以(单位)非法经营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对于指控,鹏盾船舶公司法人代表傅瀛解释说,运输船的动力装量主要以燃料油为主,但也必须加装一部分柴油,这是因为:一是船上的发电设备等需用柴油,二是有时燃料油燃烧温度不够,也需加一部分柴油。
据介绍,傅的企业每年销售加装燃料油约3万吨,其中柴油约2000吨,占比例不到10%。特别是2004、2005年间,国内柴油价格呈现批零倒挂,上海地区柴油短缺,加上迎峰度夏,电力供应缺口很大,为了保证发电用煤需要,运煤船必须减少停泊时间。而当时因无企业愿意亏本提供柴油,使运输企业碰到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傅炳荣的公司千方百计找柴油,保证运输船舶按时出航,而加装柴油实际上无利可图甚至还要亏本。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傅的企业在迎峰度夏时为总计360艘运煤船提供动力,保障上海市发电用煤1080万吨。
据了解,鹏盾船舶公司原是杨浦区公安分局的三产,在傅炳荣接手之前便经营成品油。2004年2月,杨浦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曾以“投机倒把”对鹏盾船舶公司予以处罚,但处罚依据并未涉及专营专卖、限制买卖及非法经营的相关规定。
一个行业的危机
鹏盾船舶公司为什么甘冒违法的危险,而不寻求与获得《成品油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合作呢?答案令人吃惊——黄浦江上所有经营水上加油业务的民营企业均无《成品油经营许可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2000年以前,黄浦江上的水上加油业务均由中石化经营,民营企业根本无法进入。但由于在黄浦江上给那些运煤船舶主要加的都是重油,不仅利润比较低,而且管理船舶费用比较高,风险比较大,所以中石化在2000年调整产业布局时退出水上加油,解散了其在黄浦江上的最后一只船队,并将水上加油的小油船出售给民企,同时开放重油市场。这时,民营企业取代中石化,开始经营黄浦江的水上加油业务,填补了市场空缺,傅炳荣也借机从中石化购买了5艘加油船。
在中商石油委会长赵友山看来,民企在水上违规加注成品油现象比较普遍的原因恰在于此:在市场有需求的前提下,一方面,黄浦江上还没有经审批准予的民企水上加油企业,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已退出这一市场,造成了市场空白。
但从现实来看,这种现象仍将延续。据上海市经委经济运行处陆寅介绍,目前上海黄浦江上水上加油的规划尚未制定,无法审批水上加油的许可证。
基于这种现状,再加上本案尚不明朗的结果,部分原在杨浦区注册的民营油企,为了躲避可能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悄悄地转到其它区注册,“主要是其他区明确表态这种行为不属刑事犯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已有近10家企业转注离开杨浦区。
机遇还是劫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傅炳荣几年来曾多次向商务部申请《成品油经营许可证》,均未获批准。上海其他企业也大都有类似的经历,“以傅炳荣的实力尚且拿不到《成品油经营许可证》,何况我们。”上海一家民营油企负责人对记者说。
石油商会副会长赵友山告诉记者,其实不仅是上海,即使在全国范围内,获取成品油经营许可证的民营油企也为数不多。
依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底,国内共有成品油批发企业2504家,中石化全资、控股批发企业为964家,占其总数的38.5%;中石油全资、控股批发企业为690家,占其总数的27.6%。而其他国有及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850家,占总数的33.9%。
赵友山介绍说,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比例过低,有历史和现实的两方面原因。过去国内成品油领域一直处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 12.45,-0.17,-1.35%)两大集团的垄断之下,国家有关部门又多次对成品油市场进行整顿、整改,致使多数民营企业无法进入,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挤进去的民营企业又备受打压。
去年,我国成品油批发市场对外全面放开,民营油企迎来了新的市场曙光,但商务部出台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两个管理办法,却给了多数民营企业当头一棒。在《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中,规定拥有成品油批发资质涉及油库、注册资金、铁路或码头等配套设施。其中,仅油库库容要求由4000立方米调整为1万立方米。
不光门槛高,而且时间紧。按照商务部的通知,从2007年初开始对全国成品油市场进行整顿、整改,而当下没有这么大的油库,没专有铁路专用线、没专有停泊码头,更没有长期稳定的成品油供油渠道,对民营企业而言这最终意味着死亡。据初步估算,在国内大约有90%以上的民营企业将不符合或不具备再次申请成品油批发资格,并将在此次整顿、整改中通不过年度检查。
赵友山认为,民营油企是我国石油领域里的一支生力军,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两大石油公司放弃的一些市场领域尤其如此。据统计,我国现有石油批发企业中,民营等社会批发企业占33.4%,民营等社会加油站占56.3%;但由于在成品油批发方面无利可图,民营油企每年上缴的利润从1998年的1000多亿降至目前的600亿元。
“傅炳荣案不仅折射出了我们民营油企的生存状态,而且该案的结果很可能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前途。”赵友山评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