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外电4月28日报道,美国能源情报署(EIA)26日公布的2月份数据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石油需求增长前景的担忧。EIA公布,2月份石油需求较上年同期下降1.6%;而初步数据为小幅增长0.3%。EIA是美国能源部(DOE)下属统计机构。
导致需要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汽油需求被大幅向下修正,从初步数据的较上年同期增长2.6%修正至仅增长0.4%。EIA今年以来的数据显示,汽油需求较上年同期仅增0.2%,2005年同期为零增长。全美汽油零售均价今年涨幅已超过20%,周四达到每加仑2.93美元。这不禁使人们担心汽油零售价大幅上涨将导致需求锐减,并怀疑今年汽油需求能否像能源情报署预期的那样温和增长1.4%。
由于汽油需求在美国石油需求中占据44%的比重,因而随着夏季用车高峰的到来,如果汽油需求增长仍毫无起色的话,那么全年美国石油总消费量似乎也很难如EIA预期的那样温和增长1.3%。鉴于美国石油需求占全球需求的25%左右,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导致全球需求增长放缓。
但上述担心有些被夸大了。因为EIA本身也承认,由于乙醇日益取代甲基第三丁基醚作为汽油添加剂,这使美国的数据存在一些问题--乙醇量目前没有精确的统计,从而可能导致数据出现偏差。
不管怎样,许多分析师坚持认为,尽管汽油价格持续飙升,但供应仍将吃紧,而需求也将继续保持相对强劲的增长势头。
EIA分析师Doug MacIntyre表示,汽油需求保持0.5%-1%的趋势增长并不意外,历史平均增长水平为1.5%-2%。
EIA指出,乙醇作为汽油添加剂日益取代甲基第三丁基醚这一进程使得数据搜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这在部分程度上是由于乙醇的运输方式所致。MacIntyre认为,每当进行大范围配方调整时,数据搜集难度通常会增大,如今年配方的调整就给需求统计的准确性增加了难度。
乙醇的使用范围扩大使一些新的公司进入到视野当中,以往这些公司的信息并不在能源情报署的统计范围当中。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政府虽然政府为给过热的经济降温而上调贷款利率,但中国原油进口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央行宣布从4月28日起,基准的一年期贷款利率将从5.58%上调至5.85%。 UBS Securities驻纽约经济学家Jan Stuart认为,这一举措应该是亡羊补牢,他对加息将导致中国原油进口量迅速减缓的说法表示怀疑。
Stuart表示,在05年中国减少了原油进口,但却从石油储备中提取了4,000万桶原油,而06年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再次发生。他补充说,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原油平均进口量较上年同期飙升37%,而2006年中国原油日需求量预计将在去年650万桶的基础上增长6.7%。2005年和2004年中国原油日需求量分别增长了2.9%和17.3%。
来自中国的强劲需求已成为左右石油和大宗商品市场的重大因素。04年中国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曾推动原油期货价格一路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