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要闻 » 正文

转基因农作物进军生物能源

日期:2007-06-05    来源:《中国科技财富》  作者:《中国科技财富》

国际石油网

2007
06/05
16:4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农作物 生物能源

   美国杜邦公司的种子专家比尔·涅波尔多年来一直在为如何解决转基因农作物用于生物能源的问题头疼。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美国等国家对生物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农作物产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近41年来,北美的农作物产量已经翻了一番,但我们不会再有那么多时间实现下一个翻番。” 比尔·涅波尔说。所以,他认为要实现增产,除了扩大种植面积以外,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将是唯一的选择。

   2007年,杜邦公司和世界上最大的油籽加工企业邦吉公司宣布,他们将在现有的合作改善食用大豆的各种生物性能基础上,重新设计大豆的基因,以用于生物柴油和其他工业生产。

|博锐|36
   杜邦公司的种子部门也为了配合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配置专门人员。他们将9%至11%的收入专门用于研发转基因农作物,而且还将聘用的科学家数量增加25%。这一切都是为了通过提高农作物抵御病虫害和抗杂草的能力来提高产量,同时找到最适合提炼乙醇等生物能源的转基因农作物。

   产量危机的破解

   从事生物能源研究的科学家们一直将自己局限在固有的视野里,他们对生物能源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方面,比如改进利用农作物生产乙醇的化学工艺,提高乙醇的产量等方面。可是,事情并非想象中的顺利,原因就是来自农作物本身即要满足食用需求,又要满足工业用途中导致的产量不足问题。

   以乙醇为例,其主要原料是玉米,即使将全球的玉米都用来生产乙醇,这些乙醇只能取代石油市场15%的份额。 但是,现实比预想的数字更可怜。2006年中国的乙醇产量为130万吨,主要原料是小麦和薯干,而不是最适合生产乙醇的玉米。而2006年中国玉米产量1.385亿吨,燃料乙醇所用的玉米量只占工业用量的1/10,总玉米产量的2%。

   这一数据,让业内有些震惊。科学家们必须寻找其他农作物原料,以生产更多的生物燃料。美国能源部的一位官员曾表示,未来10到15年,如果生物能源在市场上的份额提升50%,则需要依赖科学家们对农作物原料进行改进,保证进入乙醇生产工厂的原料含有更高的生物能量。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