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资源 » 石油资源动态 » 正文

非洲炼油业潜力巨大 我企业宜密切关注

日期:2007-06-29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国际石油网

2007
06/29
09:2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非洲 炼油业

    非洲拥有占世界总储量11%的石油,已探明石油储量约为90亿吨,是世界八大产油区之一,每年向世界石油市场提供20%的石油。近年来,由于非洲探明的石油储量不断增加,出口量增幅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被认为是世界石油天然气供应的“新大陆”。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洲大陆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炼油业非常落后,远不能满足当地市场对成品油的需求。了解非洲炼油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以及产业动向等,对进军非洲能源领域的中国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非洲炼油能力缺乏

  非洲炼油能力与其原有产量形成强烈反差,当地所需成品油的一半依赖进口,炼油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安哥拉等国成为后起之秀。

  炼油业是非洲能源战略中薄弱的一环。非洲原油产量为每天950万桶,炼油能力为每天310万桶,实际成品油产量每天250万桶,仅占全球总产量的3.3%,其余的每天250万桶的需求量则依赖进口。非洲53个国家中,仅有17个国家有炼油厂。整个非洲地区目前正在运营的炼油厂约有40家。炼油能力最高的为每天30万桶,最低的每天仅7000桶。 

  埃及、南非、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是非洲炼油业“ 五强”。埃及是炼油能力最强的国家,全国目前有9家炼油厂,日产成品油72.6万桶。埃及正计划建造一家炼油能力为每日30万桶的新炼油厂,2011年完工。南非炼油能力仅次于埃及,目前全国有4家炼油厂,拥有世界先进的炼油技术,每天成品油产量50万桶。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全国有4家炼油厂,数十年来没有新建一座炼油厂,仅对哈考特港的炼油厂进行了升级。阿尔及利亚全国有4家炼油厂,但面临设备老化等问题,致使其实际生产能力远低于额定能力。不过,该国已着手对现有炼油厂进行升级改造。利比亚全国5家炼油厂的额定炼油能力为每天38万桶。该国的石油精炼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而且相当一部分产品还用于出口。 

  摩洛哥全国有2家炼油厂,额定炼油能力每天15.4万桶,但实际没有这么多。该国计划对一处炼油设施进行升级,预计升级后该炼油厂炼油能力将达到每天12万桶,预计2008年6月完工。肯尼亚唯一的炼油厂——蒙巴萨炼油厂日产成品油9万桶,是东非地区最大的炼油厂。坦桑尼亚仅有一家小型炼油厂,日产成品油1.5万桶,但一直亏本经营,现已接近倒闭,仅作为存储设施使用。坦桑尼亚正准备建设一个新的炼油厂并铺设1200公里长的输油管线。苏丹全国有4家炼油厂,日产成品油18万桶。政府准备在苏丹港建设一个新炼油厂。除航空燃料外,苏丹目前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需求。

  非洲炼油业目前看来仍很落后,但发展潜力很大,加纳、安哥拉等国堪称非洲地区炼油业发展的后起之秀。加纳现有一座炼油厂,日产成品油4.5万桶。该国政府有意与德黑兰伯克利集团共同出资22亿美元兴建一个新的炼油厂,而且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安哥拉正在利用石油区块吸引外资对其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目前该国有一家炼油厂,由安哥拉石油公司、道达尔和私人投资者共同所有,日产成品油3 .9万桶,基本能满足安国内对汽油、航空燃油的需求,甚至有一小部分成品油还可用于出口。安哥拉还准备自行修建一家炼油厂,设计炼油能力为每日20万桶。

  二、非洲炼油业发展面临瓶颈 

  发展炼油业不仅有助于非洲实现成品油自给,而且还可缓解全球石油产品供求紧张的状况。目前,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在持续增加,但炼油能力却停滞不前。据国际能源机构公布的数字,从现在起至2030年,全球必须每年为炼油业投入200亿美元,才能满足需求增长预期,否则,炼油能力的瓶颈仍将存在。

  非洲炼油能力低下,成品油供不应求,主要受制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非洲地区的炼油设施陈旧、成品油输送以及销售网络落后。在炼油业发展的三个主要环节——输送、加工、分销中,非洲最薄弱的环节是加工,主要是因为炼油设备陈旧而造成生产效率低下。此外,由于非洲地区基础设施总体上较为落后,这也影响到原油及成品油的运输和销售。

  其次,非洲炼油业严重缺乏资金。炼油业属资本密集型产业,非洲的炼油业亟需外来投资。全球新增炼油能力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东、东南亚等地区,所产成品油销售到非洲市场使得当地炼油业赢利减少,从而影响到外来投资者的热情。

  第三,炼油业收益前景并不乐观。许多非洲国家的炼油厂所需原油并不产自当地,而是依靠从别国进口。其原因是由于技术层面的局限,它们无法对本地产原油进行加工。比如,科特迪瓦和喀麦隆的炼油厂就需要从尼日利亚进口原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炼油成本,影响了炼油企业的收益。

  第四,国际炼油业对环保的标准越来越高,这让非洲原本落后的炼油业面临更大的压力。许多非洲国家已制订计划,准备逐渐停止使用含铅汽油以及高硫柴油。非洲所产成品油只有达到欧洲和美国市场更严格的环保标准,才能与中东和亚洲的炼油企业在非洲当地及全球主要市场展开竞争。去年3月新成立的非洲炼油业者协会,它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促使非洲国家协调成品油标准。

  第五,非洲国家对石油部门的管制也是制约其炼油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一份报告,20世纪80年代,世界银行向非洲国家政府施压,要求其对外开放石油市场,旨在防止非洲政府资助效率低下的炼油厂、促进竞争并提高炼油部门的效率。许多非洲国家现已放宽了对进口成品油的限制并开放了下游产业。随着非洲石油下游产业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以及其他配套政策的出台,外资蜂拥而至的情况有望出现。

  三、非洲炼油业发展潜力显现

  非洲炼油业者协会的成立、政府鼓励私人参股和吸引外来投资,以及探求建立成品油价格联盟,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地炼油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非洲国家积极谋求各项措施来推动当地炼油业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成立非洲炼油业者协会(ARA)。

  2006年3月,来自非洲39个炼油厂的代表在南非开普敦成立了非洲炼油业者协会。成立该协会的目的在于加强非洲炼油企业之间的合作,以解决与该行业有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以及应对国际炼油业对非洲当地企业的影响及挑战。

  非洲炼油业者协会的成员国代表非洲总体的炼油能力,将在非洲炼油业者和国际社会之间扮演重要角色,并对非洲炼油业的未来产生关键性影响。协会肩负着双重使命,其中之一是要保护非洲现有的炼油厂。鉴于中东和亚洲在炼油方面的强大优势,要求关闭非洲所有的炼油厂、当地所需成品油全部靠进口的呼声渐长。该协会肩负的另一项使命就是帮助非洲的炼油企业吸引更多的外资。此外,非洲炼油业者协会还将与国际社会一起研究如何减少炼油业对环境的影响。 

  非洲国家采取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通过吸引当地私人投资和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来对提升自己的炼油能力。一些非洲国家的政府和国家石油公司纷纷制定诱人的发展战略来吸引对炼油业的私人投资。它们同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吸引外资,这让国际石油公司开始重新审视非洲炼油业的投资潜力。

  非洲国家对石油部门管制的放松以及当地市场对成品油需求增加,也让外来投资者的兴趣更为浓厚。截至目前,法国的道达尔公司是唯一一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炼油业拥有巨额权益的国际石油公司。道达尔在该地区共有3700多家加油站,并且在20多个非洲国家拥有30%的市场份额。该公司还在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加蓬、安哥拉、喀麦隆、赞比亚和南非等7个国家的炼油厂中拥有一定的所有权。吸引更多像道达尔公司一样的石油巨头对非洲炼油部门的未来至关重要。 

  科学建厂及有序安排炼油项目也被视作推动当地炼油业发展的关键。专家建议在非洲地区建造5至6个大型的绿色环保炼油厂,以满足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需求。兴建此种炼油厂平均每个需耗资15亿美元,但资金来源仍是个大问题。非洲炼油业者协会建议,非洲国家可考虑优先上马成本较低的升级项目(如对老的炼油厂进行升级改造),然后再考虑通过对外合作方式来安排更为高端的项目。

  非洲炼油业者协会另建议成立区域价格联盟。目前,非洲地区油品零售价格相去甚远。举例说来,尼日利亚汽油价格每升49美分、乍得汽油价格每升则高达125美分。但如果由该协会来协调区域价格,就可以减少油品走私现象、简化贸易程序、促进市场透明、减少市场扭曲度等,从而有利于非洲炼油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总之,非洲的炼油业在长期裹足不前之后,如今正酝酿新一轮发展热潮。目前所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资金。我国企业在关注非洲的油气资源开发的同时,也应关注其下游产业的发展动向,充分挖掘商机,有效利用中国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适时介入,形成并完善在非能源领域的产业链条,不断扩大我方收益。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