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国际石油要闻 » 正文

国际能源署称抛售见效 OPEC宣布5年内产能增七成

日期:2011-07-07    来源:财经网  作者:财经网

国际石油网

2011
07/07
16:2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国际能源署 OPEC

    国际能源署(IEA)正在努力使其史上第三次抛储行动显出成效。其于7月4日表示,释放的6000万桶石油储备中的一大部分已找到买主,这次行动已经对石油市场发挥了作用。

    据欧佩克(OPEC)同一天公布的数据,上周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已降至105.07美元/桶,较前一周下降了1.37美元,这一价格已是连续第3周下滑。

    与此同时,阿拉伯石油出口国组织(欧阿佩克/OAPEC)宣布,中东地区许多国家将扩建现有炼油厂和建造新炼油厂,将把日产能从2008年的740万桶提高到1242.5万桶,产能增加近70%。

    不过,专家认为,相对于国际原油市场快速上涨的需求,抛储和增加产能只是杯水车薪。

    IEA:轻质原油供应明显改善

    美国能源部6月30日称,政府拍卖的3023.7万桶战略石油储备收到了逾90份投标,拍卖获大幅超额认购。根据上周五美国能源部公布的初步认购结果,中标者包括大石油公司,炼油、贸易公司和一些华尔街公司。其中,最大的买家是美国独立炼油商——瓦莱罗能源公司。

    从整体来看,在IEA宣布放储后的两天内,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至每桶105美元,但近日回升到每桶111美元附近。截至北京时间5日下午3点,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较前日有所下跌,其中8月交割的期货价格下降0.48美元/桶,至94.46美元/桶。

    国际能源署石油工业和市场部主管DavidFyfe昨日对媒体表示,从价格的走势来判断IEA此举成功与否是错误的,这一举措主要是为市场提供额外的流动性。

    DavidFyfe还表示,美国释放的战略石油储备获得踊跃购买,这反过来将增加亚洲市场的轻质低硫原油供应。

    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与安全主管DidierHoussin则在电话会议中表示,轻质低硫原油的供应已明显改善。

    然而,市场人士指出,6000万桶被释放的储备中,有2/3来自美国政府控制的库存,其余的来自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部分。并不是将实际销售的储备,而只是政府要求国内行业降低其存货。

    在这些国家中,炼油厂必须持有政府正式规定的石油库存,一旦政府减少要求的持有量,公司可将部分存货出售。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记者,真正流入市场的储备可能远远小于6000万桶的数量。

    高盛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库存控制量的减少  “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国际能源署国家的库存已经高于规定的标准,而更改标准只会令有限的库存流入市场。

    中东日产能5年增500万桶

    令市场感兴趣的另一方面是,尽管其他一些欧佩克成员国指责国际能源署放储意在影响市场价格,国际能源署却似乎一直与中东的欧佩克主要产油国私下里配合默契。

    几乎与国际能源署决定释放战略储备同时,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成员国中,阿拉伯主要产油国表示会增产,其中包括欧佩克中的最大产油国——沙特。

    在国际能源署宣布放储之前不久,欧佩克成员国在6月8日的会议上发生分歧——沙特等GCC国家提议提高产量目标,以反映近年的产能水平并平抑市场,欧佩克其他成员国拒绝了这一提议,于是上述GCC国家则决定自行增产。

    据国际能源署的预计,近年第三季度的原油日需求量为3070万桶,而拥有剩余产能的欧佩克国家增产后的日产量大概只有3040万桶。

    据了解,中东所宣布的新增原油供应要出现在消费市场,需要60天~90天的时间。而国际能源署释放的储备,理论上随时可以抵达炼油厂。短期来说,国际能源署的战略储备补充成为必要。

    在世界石油生产中同样举足轻重的欧阿佩克于4日表示,中东地区许多国家将扩建现有炼油厂和建造新炼油厂的项目。在今后的5年里,阿拉伯世界的新炼油厂项目将在目前的产量基础上日增大约500万桶,至少耗资1000亿美元。这些新炼油厂项目将把日产能从2008年的740万桶提高到1242.5万桶。

    据了解,欧阿佩克的成立要晚于欧佩克,完全由阿拉伯国家组成。1968年由科威特、利比亚和沙特三国在贝鲁特创立。该组织现在共有11个成员国,其成员国原油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成左右。

    欧阿佩克称,阿拉伯炼油厂到去年年底的日产量从2006年年底的720万桶增加到了783.3万桶,平均日增63.3万桶。

    “欧阿佩克的发言更多是针对IEA的表示配合的姿态。”林伯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相对于其他石油输出国,欧阿佩克的产能增加速度较快,然而即便如此,产能的增加也跑不过巴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需求的上升。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