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财经 » 石油财经要闻 » 正文

中国石油申请发行40亿股A股 股市将迎红筹"海归"

日期:2007-07-0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

国际石油网

2007
07/05
08:3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石油申 A股

 几年前,国内一些大公司纷纷海外上市。

    如今,这些红筹股正积极准备回归A股

    日前,中国石油公告称将递交申请,发行不超过40亿股A股。早些时候,中移动、中海油等也纷纷表示积极准备回归A股。

    回归之路――

    技术层面障碍已基本扫除

    眼下,红筹股的回归无疑是股市的一大热门话题。

    这个话题与政府的推动不无关联。5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建议,要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并吸引优质红筹股回归。

    近日,证监会向部分券商下发了相关试点办法草案。对红筹股回归的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等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予以了基本明确,这意味着红筹回归A股的技术层面障碍已基本扫除。

    红筹股公司在内地发行A股,需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股票已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一年以上;股票市值不低于200亿港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0亿港元;50%以上经营性资产在境内,或5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境内业务。

    香港联交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在港上市的红筹股公司共有89家。按照“试点办法”的条件,约有20余家符合四个条件,其中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网通、招商国际、中信泰富、联想集团、中海油、华润置地、上海实业等,都是内地“航空母舰”级企业,都是不同业界的“王者”。

    只待《办法》正式公布后,这些红筹股就可踏上回归之路。有分析人士称,“回归,将成为下半年股市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回归”与“出走”――

    用好海内海外两个市场

    “红筹股回归,是很正常、很健康的现象。我很高兴能看到这一天。”美国高盛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胡祖六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999年,胡祖六曾撰文,建议已在海外上市的红筹股回到A股上市。他的理由很简单,这些企业市场、客户主要都在内地,如果能把客户变成股东,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客户都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可是,那个时候,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重视。

    不是建议不好,而是当时的A股市场无法承载。

    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抱着探索的目的起步的。先把小企业推到股市里,边走边试,好的、大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支持,只好到香港、纽约等地上市。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和监管机制,这些“出走”的企业的确加速了成长。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优质、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纷纷“出走”,A股市场有实力的蓝筹企业明显不足,致使A股市场的总量迟迟不能提高。至2005年,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也仅仅只有5万亿元。只要有大盘股上市,股价便迅速走低,以至于许多股民谈大盘股色变。

    然而,现在不同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推进,内地股市不断壮大,A股市场的容量也不断放大。截至6月26日的统计表明,前6月,已有43只新股排队上市,这一数量远远超过去年同期。去年,从A股募集的资金高达1700亿元,而这个量仅仅相当于A股最高总市值的1%。中国的A股市场已今非昔比,红筹股的回归也就水到渠成。

    “红筹股回归,不是说今后不要到香港或海外上市,而是海内海外两个市场都要很好地利用。我们不仅要让红筹股回归,还要让更多的H股企业到A股上市。”胡祖六说。

    去年下半年以来,境内外两个资本市场同时被利用的案例不断涌现。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就先后采用A+H股同步上市的做法。

    对A股影响――

    壮大蓝筹股队伍

    红筹股归来,对A股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

    “有人担心,红筹股在A股上市,会不会引起股市的波动,而我则以为,在现时逐步发行这些大盘优质新股,有助于中国股市健康成长。”光大证券副总裁刘剑说。

    股市的健康成长有四大要素:优质的上市公司、成熟的投资者、有效的监管力量和运作良好的证券公司。以划定的20余个符合回归条件的红筹股来看,这些上市公司回归A股上市,无疑对提升A股上市公司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它们将成为A股市场的又一批定海神针,防止A股市场的巨幅震荡。

    “现在我们提出要大力培育蓝筹股市场,如果优质蓝筹股数量小,覆盖面不广,蓝筹股市场自然也就难以形成,红筹股的回归恰恰可以壮大蓝筹股数量,加速蓝筹股市场的培育。”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分析。

    同时,从长期看,在境外上市的内地优质资源公司纷纷海归,将增加内地股市的整体规模,有助于提升内地股市在亚洲地区甚至全球的金融地位。同时,增加股票发行规模,也有助于消化流动性过剩,抑制股市泡沫和价格的波动。申银万国分析师蒋健蓉这样认为。

    诱人的“大蛋糕”――

    让内地民众分享国企巨头的成长成果

    更重要的是,这些客户与市场都在内地的红筹股企业回到A股,也将有利于广大客户向股东转换,分享这些企业成长的盛宴。

    红筹公司整体业绩良好,内地投资者却无法分享,以中国石油和中移动为例,2006年度实现利润分别达1422亿元、660亿元。而2006年沪深股市总体净利润为3665亿元,中国石油和中移动两家实现的利润相当于A股1000多家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这样的“巨无霸”企业回归A股市场,内地投资者将能分享到这些公司快速增长的成果。

    “对于H股而言,红筹股的回归也并不是坏事儿”,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分析,“香港与沪深资本市场需要更紧密地合作,现在的合作是局部的、阶段性的,而红筹的回归,可使这两者的合作更持续、更长久。”

    我们的资本市场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市场的差距仍然存在。除了沪深资本市场的承接力原因,许多企业选择海外上市,还有一些原因,比如,境外注册受到的管制更少,效率更高,境外股市监管水平更高,有利于公司治理的创新和水平的提高;境外股市规模更大,融资能力更强等。

    怎样提升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条件,增加吸引力,是我们在迎接红筹股回归时需要考虑的。

    “只要我们不断创造有利于市场的成长环境,让更多企业只要上市就情不自禁地想到沪深股市,我们的市场就真的成熟了。”胡祖六说。   

    什么是红筹股

    红筹股的概念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内地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

    本世纪以来在美国等地以红筹模式上市的公司也越来越多,红筹股的概念便延伸为在海外注册、在海外上市,带有中国内地概念的股票。

    虽然同是在境外上市,但红筹股与H股并不相同。H股是指注册地在中国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股票。

    目前,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公司有89家。包括中国石油、中海油、中国移动、中国网通等“航母”级企业。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