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资源 » 石油资源动态 » 正文

我国企业宜加大勘探和开发非洲中部石油资源力度

日期:2007-08-15    来源:中国建材网  作者:中国建材网

国际石油网

2007
08/15
10:2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勘探 开发 非洲 石油资源

   非洲陆上石油主要分布在北非三大盆地和几内亚湾的盆地群,海上石油集中在西非的几内亚湾一带。在非洲53个国家中,目前有23个产油国。其中,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埃及5国的产量占非洲石油总产量的80%左右。而非洲中部的赤道几内亚、刚果(布)、乍得等则正在成为新崛起的石油生产国。

  近年来,不仅美国、法国、英国等欧美国家的石油巨头正在全力勘探开发非洲北部和西部的石油资源,而且日本、韩国、印度、越南、巴西、中国等亚洲和拉美国家的石油公司也通过风险勘探等形式积极介入非洲这两个地区的石油市场。

  从目前情况来看,非洲中部仍然是欧美石油公司在非洲投资链条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该地区的油气资源虽然不及北非和西非,但开发潜力很大,且各国政府开发石油的愿望非常强烈。目前,北非和西非的石油勘探和开发权大都被西方跨国石油公司所控制,中国石油企业今后在这两个地区业务拓展的空间并不很大。鉴于这种情况,我应在西方石油公司在非洲中部作出战略性投入和大规模开发之前,加大对该地区勘探和开发石油资源的力度。

石油资源丰富的中部非洲

  非洲中部包括乍得、中非、刚果(金)、刚果(布)、喀麦隆、加蓬、赤道几内亚以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8个国家。除中非和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尚未发现石油外,其他6国均已开采石油并探明较大的石油储量。

  喀麦隆石油开采活动始于1977年,已探明石油储量1.03亿吨,年产量为500万吨左右。喀麦隆石油资源主要为陆地、近海、深海和超深海四种类型,目前主要是部分海上开发,陆地石油资源尚未进行全面勘探。据有关专家估计,如加大勘探力度,喀麦隆还可能有重大油气发现。

  赤道几内亚于1992年开始生产并出口石油,目前日产量为40万桶左右。据有关资料,赤道几内亚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30亿桶。由于受本国资金、技术限制,该国的石油资源尚未完全勘探和开发。据悉,赤道几内亚已经划定13个石油区块,正在寻求合作伙伴。

  加蓬的石油开发始于1957年,但到1966年时年产量还不到100万吨。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年上升,1997年曾达到1846万吨。此后,加蓬石油年产量逐步下降,近几年将至1350万吨左右。加蓬陆上石油勘探面积为4.6万平方公里,主要位于该国西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区;海上面积为8.5万平方公里,其中4万平方公里位于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浅海区。

  据国际太平洋合作公司的研究报告认为,加蓬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6桶,另有50亿桶的潜在资源。

  刚果(布)石油生产起步于1957年,已探明石油储量15亿桶,潜在石油储量约2亿吨。目前,刚果(布)主要在海上大规模开采石油,内陆油田尚处于勘探阶段。该国的石油产量从1980年的每天6.5万桶升至2004年的每天24万桶。随着一些新油田的投产,刚果(布)的石油产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乍得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了多处石油资源。在经历了30年的战乱后,该国现已成为非洲最新的产油国,其探明石油储量为10亿桶,另有10亿-20亿桶潜在石油资源。在过去的几年中,乍得探明石油储量增长率年均高达10%以上。目前,乍得日产原油为20万桶。

  刚果(金)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探明储量为2600万吨左右。2001年,刚果(金)石油产量达204.6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此后产量逐年下降。目前,美国、日本等国的石油公司在刚果(金)勘探和开发石油。按2003年的开发水平,刚果(金)石油资源可开采23年。

中部非洲石油开发政策优惠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非洲中部国家加大了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吸引外资政策。

  如赤道几内亚为加快石油开发规定,新油田先开采的5000万桶石油,投资者可按90%分成,在此阶段以后,投资者的分成随产量的递增而递减,当油田累积产量超过5.5亿桶后,投资者按40%分成。

  喀麦隆修订的外国公司在本国开采石油的有关条款规定,公司可签订产品合同和许可合同,代替过去的较为复杂且欠优惠的混合合同。石油公司在勘探阶段免除勘探设备和物资进口的全部关税,减少开采许可有效期前5年的关税的5%,公司利润允许调拨回国,且有权在国外储存出售其石油产品。

  加蓬则规定,外国石油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获取一部分“成本石油”,以冲减生产成本(包括预先投入的资金),另外还可获取一部分“利润石油”,作为对石油公司投资和风险的回报。

  非洲中部国家可观的石油储量以及为开发石油资源而制订吸引外资的政策,为中国企业进入这一地区的能源市场、开展能源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我国企业进入非洲石油领域较晚,西方跨国石油企业在非洲的基础比我们要牢固得多。

  同时,我国的石油企业与西方公司相比,在规模、技术、资金、经验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竞争中我们并不占优势。因此,我企业应抓紧时机加强与非洲国家在石油领域的密切合作,以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