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国际石油要闻 » 正文

美伊展开“石油战” 中日韩齐赴中东抢油

日期:2012-01-12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石油网

2012
01/12
18:4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石油战 中东

    在伊朗放话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后,华盛顿与德黑兰的对峙与较量转向了扼住伊朗喉舌的石油禁运。

    美国正在积极地组织对伊“石油禁运国际联盟”,这一次,美国的盟国中不少国家都有所犹豫,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和韩国都对伊朗的石油出口有着很深的依赖。“石油禁运”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卷进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美国财长盖特纳背负着说服中日支持美国对伊石油禁运的重任,于1月10日来到了亚洲。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11年上半年,韩国和日本的原油进口中各有10%来自伊朗,中国则为11%。
    日本早有准备,该国表示早就开始物色新的原油供应商以回应美国方面要求停止进口伊朗石油的压力。财务大臣安住淳对盖特纳表示,日本将以最快的速度有计划地减少对伊朗石油进口的依赖。韩国不像日本那样合作,他们表示将“加强外交努力”,以“避免”大幅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这显然不是美国想听到的绝对肯定的回答,韩国国务总理金滉植明起也将出访阿曼和阿联酋,讨论石油供应问题。
    作为伊朗石油最大买家之一,日本的表态让美国欣慰。接下来的重头戏在中国,中国已多次表示反对美国对伊朗实施单方面的制裁,不过盖特纳表示中国对于配合美国的努力持“开放”态度,同时他也亮出如果中国不照做会引起哪些不好的后果。有威无恩,美国单方面的乐观言论显然有些自作多情,因为中国在公开场合的言论还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然而无论是否作为对美要求的回应,温总理访问中东势在必行。由于与伊朗方面石油定价纠纷,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数量已有所下滑,加强该地区其他国家的能源联系有益于确保中国在动荡的环境仍能获得石油供应。在美国的叫嚣下,有这一想法的并非中国一国,日本最大的炼油商新日本石油及能源公司正与沙特阿拉伯及其它国家进行谈判,以寻找替代伊朗的原油供应渠道,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也会利用访问中东的机会为“获得更多沙特石油铺平道路”。
    但,即使美国游说成功并成功建立起所谓的禁油联盟,在短时间内,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石油出口国将很难弥补国际石油缺口,这有可能迅速推高国际油价,甚至使国际油价上涨至每桶150美元。石油价格的上涨或许会抵消伊朗石油出口减少的影响,同时,也为石油出口大国俄罗斯增加筹码。
    如果在军事上依赖美国,在战略上支持美国,在经济上也要随意受美国的摆布,或许这已经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了。

    即使在受到地震影响后,经济下滑的日本仍然坚持对中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援助,其目的便在于保证稳妥的石油来源,而韩国的原油更是百分百靠进口,一旦放弃对伊朗的石油进口,损失可想而知。
    正因如此,更不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中国此时无需急于表态。因苏丹分裂、利比亚换脸等,中国在中东地区传统的影响力已下降,原油进口来源遭遇威胁,这时候要求中国再推开伊朗这个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地,中国的能源安全如何安全?再者,美国新军事战略以中国和伊朗为两大目标,伊朗一旦为美国所控,中国威胁更大,而此时中国保证自己的战略储备是非常重要的。未来美国若与中国相冲突,以中国不守贸易规则、中国维护南海台湾等主权导致冲突或者人权等为由,将来某一天也对中国进行石油输入制裁,中国将如何应对?更何况,沙特等中东国家和美国盟友关系,叫中国如何放心?美国可以对中国施加号令,却不能正视中国的基本安全诉求,岂不两面三刀、居心不纯?

    在温总理中东成行后,确保资源渠道的同时,如果美国希望中国遵循它的要求,务必要给出同样有分量的好处。一方面胁迫、敌对,另一方面又希望言听计从,世间岂有这等便宜事?且静观其变。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