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财经 » 石油行业研究 » 正文

供应危机预期推高油价

日期:2007-12-11    来源:《理财观察》  作者:《理财观察》

国际石油网

2007
12/11
14:1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供应 油价

     一种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新兴市场(包括中国)的需求增长,虽并没实质导致石油供不应求,但对供应不足的预期,却推动了油价的强力上涨。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已逼近百元(美元每桶)大关,目前仍维持在90 美元每桶以上的高位。事实上,石油的真实价格自2001 年以来就持续上涨。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原油实际价格自从1998 年短暂下降后,反弹,在2001 年又一次下降后,便持续上扬,今年油价仍然极有可能维持这一上升趋势。

  什么原因推动了全球原油价格的上涨?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是中国迅速增长的需求和能源投机性交易推动了石油价格的高涨,但这并没有全面地反映事实。

  美国能源部的Jeffery Skeer 和清华大学Wang Yanjia 教授2006 年预测中国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需求会推动2020 年石油价格上涨1%-3% 或是3%-10%。但不幸的是,该文模型所参考的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005 年基准预测价格在2020 年的最高值也不过是每桶44.33 美元。

  实际上,2007 年的油价远远超过他们关于2020 年的最高预测价(从2005 年1 月7 日到2007 年11 月2 日世界石油加权平均价已上涨了145%),这意味着中国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需求并不是导致石油目前迅猛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石油价格的历史数据可合理地推断石油的需求曲线已上移,石油的高价位将长期持续,价格的走势将很难滑落至1998 年的水平。

  石油价格的高涨也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全球性流动性过剩,尤其在美国及欧洲受次级房贷市场的影响,欧美银行业的流动性偏紧,尚需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及英格兰银行注入资金,因此并不存在全球性流动性过剩。

  市场怀疑的对象是大型对冲基金的集中性投机性交易,但自2001 年起油价的上升走势很难由对冲基金的短期投机性交易解释。

  一种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新兴市场(包括中国)的需求增长,虽并没实质导致石油供不应求,但对供应不足的预期,却推动了油价的强力上涨。

  因为,在能源供应研究领域,一直有着忧虑,担心石油资源会在中期内(20-40 年)耗尽,届时全球将面临能源危机。

  对此有两派观点,分别是从地质学角度和从经济学角度探讨石油短缺问题。

  地质学派强调新增油田探测和开采的有限性;经济学派则立论说不可再生性资源比如石油并不会导致能源供应的危机,因为对供应面的压力会导致石油价格的上升,并刺激研发新的探测和开采技术及发掘新的储量,并使其他替代性能源(例如生物能、核能)更有吸引力。

  目前石油价格的走势加强了经济学派的说服力:我们没有面临石油短缺。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