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资源 » 正文

柴油量减价降,汽油销旺价稳

日期:2006-07-13    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国际石油网

2006
07/13
10:5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柴油量 价降 汽油 销旺 价稳

上周,纵然国际油价再创历史新高,达每桶75美元以上,但国内多雨的气候和市场对夏季的传统认识给购买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全国上下多数地区柴油销售疲软,价格小幅回调,人心涣散,徘徊在淡季低谷里,但少数地区需求依旧强劲。
   
  上周,由于需求下降和到货增多,各地柴油市场总体呈“量减价降”的格局,两集团虽然表面继续执行“停止批发、控制直销、主保零售”的策略,但直销的控制力度和执行价格较前期已有一定的变化,而且加油站的经营方式也在悄然发生转变。其一,柴油直销价格由“批零倒挂”在逐步向“批零一价”靠拢,其控制力度有所放松。其二,加油站柴油零售限量已撤除,部分加油站重新出现“以零代批”,柴油出货价略低于国家规定零售价。其三,北京、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主营单位通过汽、柴油搭配和不同品种搭配以及不同价格搭配等方式,调整库存结构,促销增效,湖北等地区通过补贴运费吸引用户。其四,少数地区柴油资源仍持紧,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区持续高温旱情较严重,带动了电厂、工程机械用油需求量增加。
   
  分析柴油市场较前期疲软的主要原因是:(1)5月24日调价后,消费者节能效应逐步显现,城市私家车和出租车出驶率减少,单车耗油量下降。(2)6月各地在资源趋紧、工程建设加速、“三夏”农忙等因素的带动下,囤油积极性高涨,柴油价格持续“批零倒挂”,汽油价格居高不下,但进入6月下旬后,柴油需求回落,用户逐步回归理性消费。(3)柴油价格在6月见顶后,目前已进入调整通道,部分社会囤货企图套利回吐。(4)南方地区进入雨季气候反复无常,自然灾害较多,北方地区时常暴雨,重载车辆上路少,终端消费减少。(5)部分地区主营单位销售欠进度或汽、柴油资源摆布不均,为促销或调整库存结构,实行汽、柴油搭配,对搭配汽、柴油价格有一定整理。(6)前期地炼产品趁市场高价,利益丰厚,生产出厂较多,挤占了市场份额,自6月下旬起,中石化华东、华北等公司主动降价,一为拓展市场份额,完成销售任务;二为打击地炼非标产品;三为降低自采成本,恢复库存。近日地炼开工率已因价格下降、利润减薄而大幅减少。部分地区为促销,实行根据市场情况比较灵活的差别化定价策略以及实现外采价格和直销价格联动的政策。(7)全国性的物价检查迫使两集团主营单位柴油价格由“批零倒挂”回归至“批零一价”,故柴油价格面临调整,汽油价格也受到一定牵连。(8)部分地区实行统一的打击违规超载的行动,对重载车辆营运有一定影响。(9)政府冷却房地产过热投资的政策对柴油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汽油市场受淡季气氛的影响,在资源相对宽裕的情况下,用户普遍即销即进,但随着气温的回升,社会需求频频涌动,正在逐步走入需求增长、价格平稳的行情,特别是近期东部沿海江苏、江西、武汉、安徽、福建、广西等地汽油终端需求出现增加的势头,90号汽油持续紧张,部分地区汽油销售放量,预示着汽油市场已进入平稳的旺季。但是,由于地域和气候上的原因,西部地区汽油需求较东部地区平淡。
   
  近期影响市场的其他因素
   
  (1)今夏电力供应缺口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南方地区。初步预测,华北、华东、南方电力缺口将分别达到320万千瓦、400万千瓦和450万千瓦。预计今夏高峰时段中国电力缺口将约达1200万千瓦。目前广州市用电总负荷中1/3以上是空调负荷,为了应对电力紧张状况,广州市已经发布了通知,要求全市所有写字楼、商场等娱乐场所及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第三产业用电户均参与避峰用电的通知。(2)截至7月3日,中石油东北地区炼厂的柴、汽油库存总量在111万吨的水平,较一周前宽幅回升8万吨或7.8%。其中,中石油东北地区炼厂的柴油库存在59万吨,较一周前大幅回升13.5%;汽油库存在52万吨,较一周前小幅上升2.0%。目前中石油东北炼厂的汽油库存处于中等水平,柴油库存中等略为偏低。今年夏季国内电力供应紧张状况不及往年,加上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主营单位柴油销售清淡,造成中石油东北炼厂柴油库存大幅回升。(3)鉴于国内资源暂时缓解和国际油品市场价位较高等原因,6月份中石化追加汽、柴油出口计划为25万吨,较原汽、柴油出口9.7万吨的计划增长了258%。
   
  后期市场预测
   
  近日国际油价再创新高,给后期中准价上调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时值年中,两集团各销售单位为全面完成任务,肯定要在销售上下一番功夫,一方面会结合调运与配置情况,适时调整营销措施;另一方面会加强与竞争单位资源对接互供,收购社会富裕资源;再方面会通过汽、柴油联动,促进滞销品号的销售,稳定市场汽、柴油价格。
   
  虽然本月两大集团石油公司的销售进度均因用户以销定进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从目前总的情况来看,系统外囤货并不多,特别是当前沿海与内地间价差不大,可流动的柴油资源更少。一方面使价格下挫空间受到挤压;另一方面潜藏着巨大的社会购买能力。当前,粮食、钢铁、建筑材料、电煤等物质仍是铁路与公路运输的重心,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铁路负荷较重,车流不畅,对部分地区资源补给有一定影响。6月份两大集团已适当增加了柴油出口量,如果7月份市场需求仍不旺,两集团还可继续增加出口。7月份各地到货主要受天气不稳定的影响,如遇台风,沿海地区到货将推迟,供应会趋紧;如遇陆上暴雨,铁路、公路沿线的自然灾害将增多,对资源调运和配送有一定影响。
   
  总之,7月市场的资源到货,可能是不稳定的和不均衡的。当前市场出现销售疲软,除有消费方面的影响外,主要还是脆弱心态和惯性思维所至。实际上6-8月各板块需求应是增减不一,且柴油紧缺是中国的长期矛盾,9月份即将进入新一轮消费旺季,故识时务者应把握市场先机运筹帷幄。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