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要闻 » 正文

国际油价深陷“熊市” 国内油价有望迎来“四连跌”

日期:2015-12-14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雪

国际石油网

2015
12/14
13:4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国际油价 原油市场 油价下调

因欧佩克回避减产并大幅增产,本已“草木皆兵”的原油市场信心受到重挫,价格持续大跌。受此影响,专家认为,12月15日24时,我国成品油价格有望迎来下调,出现“四连跌”。

国际油价自去年夏天以来进入“大熊市”,价格与去年最高点相比跌幅已超过66%。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油市场供应过剩的压力依然未减轻。

原油产量约占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仍在积极增产。今年12月4日召开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仍未达到减产协议。更有甚者,10日欧佩克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1月欧佩克原油日均产量升至3170万桶,达到近三年来的高点,远超过3000万桶的限产红线。

在美国,虽然低油价对页岩油生产形成打压,但美国原油总产量和库存量仍在处于高位。美国能源信息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全国的商业原油库存为4.859亿桶,较去年同期高1.051亿桶。

易信总部中国区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灏说,当前国际油价已经跌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低位。但当前欧佩克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仍在坚持高产,非欧佩克国家产量也不见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做多原油很难有什么意义。

作为大宗商品的领头羊,石油这一产品的金融属性已经非常强烈。在基本面失去支撑之后,投机基金也立刻变脸,这使得行情进一步失控。

据美国商品期货管理委员会统计,2014年6月24日当周,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中投机基金净多持仓量达到45.9万手,创出历史新高。而截至今年12月2日当周,投机基金净多持仓量降至20.85万手,下跌了54.6%。

分析师李彦分析称,国际油价在8月末和12月初两度跌破每桶40美元的“钻石底”。如此频繁的下探,反映出国际原油市场的疲弱。当前国际市场上利空信息“集结”,油价下行趋势仍未看到终点。

对我国而言,受国际油价大跌影响,进入11月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已经实现“三连跌”。最近一次下调发生在12月1日24时,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了145元和140元。

我国《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国内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据此推算,12月15日24时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将再度开启。由于近期国际油价连续重挫,专家预计,国内油价有望继续下调,实现“四连跌”。

成品油行业分析师杨丹认为,根据当前的原油变化率测算,我国汽柴油价格跌幅预计在每吨19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下跌0.14元和0.16元。此次油价下调之后,大部分实施国四柴油标准的地区,0号柴油零售价格将回到每升4元的时代。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