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传统的油水井动态分析时间长,导致解决生产问题效率低。
因
油水井动态分析需查阅大量井史资料、动态数据和原油物性,不能在短时间内诊断病因。
补
研发油水井分析软件,实现基层油水井“修井+管理”一体化。
果
分析一口油水井的平均时间由28个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躺井率较计划线下降1.8个百分点。
12月22日上午,大港油田采油三厂作业一区枣1238-1井出现产油量递减问题。管井工冯淑艳巡井后,运用油水井分析软件进行动态分析,1个小时后形成文案递交给技术员,里面写明了油井问题和应对措施。
“以前要分析一口出现问题的井,至少要1天多时间,现在像我一样的普通管井工,只需打开电脑,这种问题1个小时就能分析出原因、找出对策,油井稳产已不成问题。”冯淑艳对油水井分析软件赞不绝口。
油水井分析软件是这个作业区研发的一个智能化管井软件,应用两年来,为生产现场管井、修井提供了极大便利,变化井较去年同期减少92井次,躺井率较去年降低了2.3%。油水井分析软件的广泛应用,使油水井生产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原先,在油水井动态分析中,管井工通常要到地质和工艺部门查阅井史资料、生产数据、井筒工艺等,费时费力。参与开发软件的技师王世谦说:“我们发现在油水井管理过程中,很多员工因为怕交流、嫌费事,总是凭直觉、靠指挥解决问题,工作起来不仅被动,而且各环节容易脱节。我们设计的软件提高了基层员工分析油水井问题的兴趣,形成了大家一起来分析、油井生产保平稳的良好氛围。”
“现在好了,我们不用再跑腿、费嘴皮子了。到电脑上一查井号,所有数据都能调出来,只要输入问题,很快就能找到应对措施,太方便了。”不善言谈的管井工常志学对记者说。
2013年下半年,油水井分析软件在作业区6名技术骨干的共同研发下“闪亮登场”。通过不断完善,一线员工彻底走出了油水井动态分析的困境。
今年,技术人员再次完善了油水井分析软件,形成集数字化监管、记录显示、远程控制为一体的管理模式。这个软件采集了辖区油水井相关生产数据,分类梳理了管理站每口油水井的地质数据、工程参数、生产变化、上修问题和管理方法等18项内容,收纳整理了井组结构、连通情况以及文字、数据、图像等资料,能帮助管井工结合生产和管理等特点,制定更为合理的分析处理方法。
在油水井生产数据监控室内,员工只要在电脑上点开油水井分析软件,输入需要了解的单井或井组代码,立刻就能搜索出井史、地质状况、井筒数据、动态曲线、注水情况及曾经出现的问题等相关数据、应对措施、管护方法。技师王世谦介绍,油水井分析软件有油水井的地面工艺、护理、地质资料、上产潜力及详细的动态分析方法,实现了基层油水井“修井+管理”一体化。
“我每天下班前,都要看看油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现在管理油水井容易多了。”一名员工对记者说。
“现在分析方法简便化,我们的分析次数也多了,管理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另一名员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