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工作法的核心思想是运用统计工具,优化管理,消除浪费,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9月12日,
中原油田采油四厂地面工程项目管理站党支部书记谷同杰在质量协调会上说。
2017年6月,这个厂作为
油田精益六西格玛项目实施的试点单位,承揽了集团公司“采油厂核心业务流程过程能力评定模式研究”科研项目,探索运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现在,该厂已初步尝到管理模式转变带来的“甜头”。
1组模型:让生产管控更智能
“油田核心质量过程能力评价模型建立后,管理者可‘目视’单个采油厂的各业务模块过程能力及质量水平,还可轻松得到各采油厂之间的能力对比图。”9月7日,采油四厂厂长、“采油厂核心业务流程过程能力评定模式研究”科研项目课题小组组长王江顺说。
年初,课题小组在对该厂核心业务进行现场调研论证后,运用精益六西格玛过程能力评价模型,对地质研究、工艺设计、作业、采油、注水、集输、物资供应等十几个业务模块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提炼出62项质量水平评价指标,建立了油田核心质量过程能力评价模型。今后,管理人员只需打开这个模型,在对应指标输入框输入单位运营数据,就可自动计算出相应的过程能力水平及质量水平,并生成评估报告。
14个项目:让工作评价更科学
年初,该厂采油管理一区副经理聂兴带领小组成员对油区近三年“躺井”井况,利用精益六西格玛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后,走出了经验误区,之前一直被他们忽略的入井材料、区块含水率上升等关键因素被“揪”了出来。
该厂另有涉及核心业务流程的14个项目也在运用精益六西格玛工具,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识别出隐藏在工作环节中的流程缺陷,通过团队“头脑风暴”,剖析出根本影响因素,最后制订防错法等可目视化控制措施。
这些项目将于9月下旬结项,预计可以实现经济效益400万元。
42名精英:让项目建设更高效
“我们以前认为只要产品在质量控制线以内就是合格的,但通过精益六西格玛测算缺陷发生概率后,可以有效调整异常数据波动,用数据说话,变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该厂工艺研究所化验室室主任李玉娜说。
“同样的生产数据,以前只会简单汇总、评价、分析,没有准确判定行业均值量的依据及办法,不能评价现场实际生产能力,精益六西格玛对我们来说是一场思想变革。”该厂技术监督站技术助理梁斌说。
截至目前,这个厂已有42名质量技术人员取得了精益六西格玛黄带资质,其中,13人通过了国家精益六西格玛绿带考试,精益六西格玛人才梯队建设基本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