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经过11次调升,92号汽油单价已经突破9元,95号汽油单价则涨破10元。这创纪录的油价让人直呼用不起,油门都不敢踩重了!
国内油价为什么这么贵?这不仅要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说起,而且要搞清楚国际油价上涨的原因,除了俄乌战争外,其实还和国际能源博弈格局的深层次变化相关,而后者才是油价持续上涨的内在决定因素。
戎评认为,根据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规则,在国际油价达到130美元的时候,国内油价就没有上调的空间了,也就是现在油价基本上见顶不会再涨了。而国际油价,表面上和俄乌战争相关,即因为西方制裁,俄罗斯减少了能源供给所致,实际上根本是由西方的货币超发引发通胀,以及激进的新能源革命所引起的。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5月,中国从海外进口的原油总量大概是4582万吨,同比增长了超11.8%。其中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同比去年就增长55%。俄罗斯也取代沙特成为我国第一原油供给国。
这意味着我们也在购买俄罗斯的打折油,那为什么国内汽油价格还在不断上涨呢?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经过几轮改革,现在的规则基本是这样的:
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有条件联动,计价与调价周期为10个工作日,即参考的是过去10个工作日内国际油价的平均值。
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完善了成品油定价机制,并设定了调控上限与下限。当国际成品油价格高于130美元/桶时,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少提;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时国内汽柴油零售最高限价不降低;国际油价在40-130美元/桶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则视情况涨或降。
即国内成品油价不是无限期跟着国际油价上涨下跌,它有一个天地板机制,上限130美元,下限40美元。一旦国际油价触碰上限或是下限,国内的油价就不做、或少做调整。
也就是说,国际油价如果维持在40-130美元/桶之间,那么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就会根据上面讲的,参考最近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来做调整。
但是,如果国际油价涨到超过“天花板价”(也就是国际油价格超过130美元/桶),哪怕涨到150美元/桶,国内成品油价格就不再、或减少跟随国油价格的上涨。
同样的,如果国际油价跌到“地板价”(也就是40美元/桶)时,国内成品油也不再根据这个国油价格做调整,哪怕跌成前两年的负数,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也不做调整。
俄乌战争爆发后,国际油价最高到过130美元,现在回落到110美元左右。尽管根据国际油价10日平均价计算,因目前的国际油价波动还处高位,国内油价不可能快速调降,但根据国内成品油定价的规则,由于国际油价离130美元不远,接近国内油价规定的上限,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上见顶了。
除了国际油价是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主要锚定因素,国内成品油价格还受到原油进口情况、石化企业生产、运输成本和利润、税费等因素的影响。
有很多人问,我国大量进口俄罗斯原油,而且俄罗斯还给了我们不错的折扣,是我国原油供应国中成本最低的,为什么国内油价还是持续调升创新高呢?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进口的折扣油价不可能马上反映到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中。
且不说我国油价是盯着国际油价涨跌的,更深层次的是石油进口是一个长期行为,而且成品油零售价格受到生产、运输、利润、税费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因为石油进口不同于老百姓买柴米油盐,便宜了就多买些,贵了就少买些。石油作为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在进口方面的调整一定是慎之又慎。
为了保障石油供给的安全稳定,中国这些年一直与石油出口国签订长期协议。
协议的约束对于双方都有利——出口国有了长期的“订单”,这才敢于规模化生产,而进口国也因此有了稳定的石油供源,并且长期协议下的石油价格也肯定比短期价格更具有稳定性。
所以在协议的约束下,中国不会贸然调整石油进口,中国一向具有契约精神,如果我们多购买俄罗斯打折石油,而减少了其他渠道购买,那么就很容易在其他渠道签订的协议上出现违约风险。
俄罗斯石油打折是短期行为,为了这种暂时的盈利去违约显然是不划算的,并且还会对以后的合作产生影响。
所以,即使是俄油打折出售,中国也不是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而且与俄罗斯的长期能源协议中也是有价格规定的。
因此,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俄罗斯原油打折,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就一定会降。
此外,汽油的零售价格由原油成本、炼油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进口环节成本、政府税费等组成。
特别是税费,我国境内出售的成品油价格中含有的消费税占比到达26.81%,其中增值税达到了14.53%,剩下的部分包括了企业所得税以及城建税等等。这些税费占到了价格的50%左右,剩下的50%才是国内汽油的真正成本价格。
现在短期国际油价由于美国、沙特的一些动作而出现了大跌,已经快跌破100美元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油价应该会很快出现下调,目前的汽油价格基本上属于顶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