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要闻 » 正文

中石油称六大因素导致柴油紧缺

日期:2010-11-12    来源:财经  作者:财经

国际石油网

2010
11/12
10:0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石油 柴油

    近期中国多地出现柴油紧张情况,中石油集团昨日在官网称,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等6因素共同导致柴油供应紧张状况。中石油集团已经下发《关于做好当前成品油销售工作的紧急通知》,采取8项紧急措施,全力保障市场需求。

  中石油官网昨日刊登一篇题为《中国石油紧急应对柴油紧缺》的文章,列出了柴油紧缺的几大原因:
   
    一是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倒挂日趋严重,一些地方炼油企业、社会炼油厂由于严重亏损,已大幅减产甚至停止生产,导致总体资源投放减少。

  二是我国资源需求发生变化。我国柴油资源长期缺口较大。目前,我国尚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货物运输、工程建设方面对柴油需求量较大,导致我国的柴汽比较高。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短暂下降后,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我国的柴汽比再次开始回升,柴油需求进一步增加。

  同时,化工产品在市场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这导致生产企业的决策随之发生变化。原油在炼制过程中,除生产汽柴油外,还可生产化工原料,因此化工产品需求与柴油产量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由于经济的强劲复苏,化工品的价格也在相对上调,以至于有些生产企业对于柴油的生产积极性降低,造成了产量的下降。

  三是进入柴油消费需求旺季。每年的第四季度都是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的消费旺季,各项工程进入黄金施工期,枯水期电厂发电用油大幅增加,物流和民用消费量逐月上升。量少、需求大,缺口由此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受运输瓶颈制约,供需矛盾由此愈发凸显。

  四是由于国内部分炼厂设备8月和9月需要检修,以致供应减少。而9月和10月正处于柴油消费旺季,需求处于上升阶段,这使得柴油供应增速未能跟上需求增速,加快了柴油紧缺的出现。

  最后,“突击式拉闸限电” 直接推动了柴油紧缺的快速形成。根据“十一五”规划,我国单位GDP能耗在5年内必须下降20%。为在今年底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从9月开始,广西、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对部分企业实施强制性拉闸限电政策。有些企业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不惜重金购买柴油发电机保障机器运转,这导致一方面柴油的需求大幅上升,另一方面部分炼油厂也因停电而减产,使柴油货紧价涨。

  民间游资炒作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柴油供求。由于目前柴油的“批零倒挂”现象较严重等诸多因素加剧了此次柴油紧缺的局面。

  面对目前柴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中石油人士表示,各炼化企业将继续保持高负荷平稳运行,原油日加工量40万吨的局面将继续保持,柴油计划生产量较10月每日增加1万吨,达到日均16.8万吨。最大限度地为市场提供资源量,保证中国石油区域内的柴油不断档。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