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国际石油要闻 » 正文

英国小镇试图实现无油化生活

日期:2007-04-20    来源:新华网  作者:高钒

国际石油网

2007
04/20
12:2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英国小镇 试图 无油化 生活


      闭上双眼,发挥想象,没有油的生活会是怎样?不可能? 


  据英国《卫报》19日报道,英国一些小镇不愿等待能源耗尽而可替代能源尚未普及的一天到来,决定先行尝试“无油化”生活。如今,这种“转型镇”队伍逐渐壮大,而且开始进军城市。 


  自给自足 


  《卫报》报道说,自从2006年9月德文郡的托特尼斯镇创建全球首个“转型镇”,试图实现全镇居民“无油化”生活,迄今已有20多个英国小镇加入这一项目。 


  “转型镇”项目发起人是英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倡导者罗布·霍普金斯,旨在提前找到应对石油资源短缺的方法。“我们十分依赖石油。当石油资源不足,我们的生活将不得不发生重大改变,”他说。 


  霍普金斯说,向人们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选择方案能激发他们的动力。“如果我们能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思维,一个没有石油的未来将比今天更美好,”他说。 


  因此,霍普金斯发起名为“转型镇”的社区项目,试图实现乡镇“无油化”,而托特尼斯镇成为第一块“试验田”。 


  当初,托特尼斯镇350个居民在镇政府开会,同官方共同商讨实施“转型镇”项目,希望实现食品生产、能源利用、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完全“本土化”。为此,该镇着手对居民开展职业培训,发展蔬菜水果种植、面包烘烤和纺织业等,以适应转型后的就业需要。 


  会议还提出,引入仅限镇内流通的货币——“托特尼斯镑”,并建立专门机构,帮助当地产业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度。 


  “‘转型镇’的创意发挥了人们的想象力,”霍普金斯说,“过去,我们所做的无非是抗议和游说。但现在,我们找到自给自足的办法来应对石油短缺会带来的危机。” 


  石油短缺 


  《卫报》报道说,“转型镇”项目听上去有点像上个世纪40年代的英国小镇。而事实上,这一灵感正是来自二战后英国在长期能源短缺时期的经历。与目前相比,那时人们更加自给自足,拥有良好的食物网络、人均消耗能源少,而且实践能力强。 


  如今,全球正面临又一场能源短缺危机。 


  报道说,目前,全球正处于“石油峰值”,即石油产量最高时期。然而,高峰期过后,全球石油产量将以每年3%的速度下降。预计到2030年,总产量将降至目前的一半。 


  石油产量峰值研究协会估计,全球产油量最大的65个国家中,有54个国家已度过石油产量最高时期。目前,全球剩余石油约1万亿桶,每年需消耗290亿桶。另据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到2030年,全球日均耗油量将由目前的约8400万桶增至约1.16亿桶。 


  在此严峻形势下,英国东萨塞克斯郡的刘易斯镇开始怀念一些已经过时的生活方式,甚至计划走访年纪大的居民,记录下他们以往的生活经历,再次引入现代生活。 


  刘易斯镇定于24日启动“转型镇”项目。该项目志愿者安迪·米德尔说,镇政府已经批准项目用地和购买太阳能电池板的经费,他们还制作了宣传短片,将向镇民介绍“石油峰值”的概念。 


  走进城市 


  在“转型镇”项目中,托特尼斯镇并非“一枝独秀”,康沃尔郡的法尔茅斯镇和格勒斯特郡的斯特劳德镇也是该项目典范。此外,这一项目还从农村走向城市,如布里斯托尔市和伦敦市布里克斯顿区,也走上“转型”道路。 


  布里克斯顿转型项目志愿者邓肯·劳说,自己被“转型”这一概念所吸引,因为它能集合社区居民的决心和力量,共同作出改变。 


  然而,城市转型面临更大挑战。“我觉得,布里克斯顿遇到的挑战比任何地方都大,”劳说,“这里不止有一个社区。它非常多元化,因此要想让所有人达成一致很困难。” 


  霍普金斯则认为,“转型”项目要想在城市获得成功,应将乡镇模式先在各个社区分别实行,同时建立网络系统对各社区进行监控。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