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市场 » 中国石油市场 » 正文

中石油公布柴油荒六大原因

日期:2010-12-28    来源:阿里巴巴  作者:M大叔

国际石油网

2010
12/28
10:4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柴油荒

    浙江告急,湖北告急,四川告急!今年四季度,柴油荒在中国南方省份大面积蔓延。然而,此次柴油荒的原因却并非供不应求。

    2010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1.09亿吨,而成品油产量已达1.22亿吨。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柴油产量增长12.4%,增速同比加快10个百分点。

    而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成品油出口2102万吨,同比增长23.4%,其中油荒开始爆发的9月份成品油出口209万吨,柴油出口36.81万吨,同比增长25.3%。

    在总体产能过剩背景下,席卷半个中国的柴油荒到底所为何来?

    谁在炒作

    针对柴油荒现象,中石油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由其专家分析出的六大原因,归纳起来,一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倒挂,一些地方炼油企业、社会炼油厂大幅减产甚至停止生产,二是经济复苏,柴油需求进一步增加,三是第四季度是消费旺季,四是国内部分炼厂设备检修,五是部分地区突击式拉闸限电,使得一些民营企业开始购买柴油机进行自发电,最后一点则是民间游资炒作。

    对于今年四季度爆发的柴油荒,石油巨头将矛头指向了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节能指标而进行的拉闸限电行为,以及民间游资兴风作浪。

    “为何许多并未拉闸限电的地区也出现了柴油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邓郁松认为,油荒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批零倒挂”。

    “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原油、成品油、期货、现货交易市场。原油、成品油资源包括地炼资源绝大多数由两大石油央企统购统销,如果说炒作,也只能是两大石油巨头有资格在国内石油市场炒作。”河北省工商联石油业商会会长、张家口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齐放在一次行业会议上直言。

    “柴油荒实际上就是产业链上大大小小的机构联合炒作的结果。”一位从事石化行业咨询的专家也称,“但带头‘坐庄’的并非民间游资,因为游资绝对没有能力控制全国成品油市场,只有两大石油央企才有这个实力。”

    在这位人士看来,其操作路径通常是,在夏季需求淡季时有计划的囤积油品,待到秋季用油高峰时再联手惜售,造成市场恐慌情绪从而实现高价卖油。具体来讲,早在5、6月份柴油需求处于淡季的时候,一些地区的油品主营单位就开始逐步囤积柴油,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9月,此时柴油市场开始转入消费旺季,市场柴油供应开始出现紧缺的征兆。在这个时候,一方面抬高批发报价,同时加大终端捂油惜售力度。而在这一系列布局之后,则是“顺理成章“的抬高价格。

   “在这个成品油价格操控链上,中石化、中石油是领头者,后面还跟真有一大批跟风炒作的投机者。”上述人士说,除石油央企外,国内目前还有2000多家民营石油批发企业,相当一部分也都在参与油品的囤积炒作。不少批发企业实际上就是皮包公司,他们利用成品油价格的波动,提前囤积,然后通过低买高卖赚取价差,几乎在每次国家调高油价前夕,市场都会出现供应商惜售,从而导致油品供应紧张的混乱局面。

    对于上述专家的说法,或许有一个数据可以作为佐证。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6月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315万吨左右,而9月份则是1289万吨。6月份是柴油消费淡季,而9月份已开始进入旺季,为什么消费量反而下降,一个很可能的解释是,6月份表现出来的消费量并非完全被消费掉,而是有相当一部分被囤积起来了。

    批零倒挂成因

    根据2009年5月8日发改委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第十条规定,成品油批发企业销售给零售企业的汽、柴油最高批发价格,合同约定由供方配送到零售企业的,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按最高零售价格每吨扣减300元确定。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供给符合国家规定资质的社会批发企业汽、柴油最高供应价格,按最高零售价格扣减400元确定。

     然而,由于零售价是公开的,易于监控,而对于批发价的监控则较为困难。

    “除部分小地炼及中海油的惠州炼厂外,国内炼油厂绝大多数属于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公司,批发价的协议定价事实上就是由两大垄断企业来定价。在成品油市场我们经常听到看到一个术语,两大企业‘联手推价’,事实上成品油价格机制已经形成零售价由政府定、批发价由垄断企业定的局面。”一位从事成品油贸易的民营老板对记者说,“今年9月以来,中石化、中石油屡次将柴油批发价推到与最高零售价接近的价位,形成‘批零倒挂’,加油站根本无法赢利,这导致了库存有油但终端市场无油的奇怪现象。”

    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报,对6家擅自突破柴油批零价差标准、高价销售柴油的企业进行严格惩处,这6家企业中有3家中石化旗下企业,1家来自中石油,另外两家为地方炼油企业。

    以中石化湖北武汉石油分公司为例,发改委的通报称,该公司以每吨6950元至7800元的价格批发销售0号柴油,比规定价格每吨高出70元至560元。

    上述贸易商称,为避免被监管部门盯上,现在许多地方小炼厂们已经不再提供公开报价,完全靠贸易商与炼厂的私下协商来定价。

    垄断之痛

    事实上,在2008年时国内就曾出现大面积“油荒”,当时两大石油企业给出的原因是由于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合理,国际油价冲高时炼油面临巨额亏损。

    而自去年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之后,按照22个工作日和4%的调价原则,炼油企业的利润已经基本能够得到保障。

    对于“油荒”的再度出现,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会长张跃认为,虽然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经充分考虑了炼油成本,“如果垄断机制不破除,未来国际原油价格再此冲到高点时,国内的油荒可能将愈演愈烈。”而齐放也表示,国内石油行业市场主体单一,是石油资源在市场上得不到合理有效配置的主要原因。民营油企对于市场的灵敏度更高,资源配置也更加灵活,打破石油垄断,引入竞争才能解决问题。

    事实上,关于新的成品油定价方案已经成稿,并交由国务院审批。在这份新方案中,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时间和幅度将会有缩小,这将有利于更迅速反映原油市场变化。

    “由于垄断等原因,我国石油市场存在明显的易操纵特征,在发改委等机构的大力监管下,此次柴油荒已逐步缓解。但问题是,如果监管放松,很可能又会重蹈覆辙。因此,即使调价频率加快,如果石油垄断不除,还是可以轻易的控制市场,从而达到获得超额利润的目的。“上述石化业咨询人士说。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