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CCI)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由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构成。国际油价影响世界经济,必然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波动,而消费者信心指数引导消费者行为,反过来影响国际石油价格。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2.39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3.7%。随着我国对进口原油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油价的频繁波动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必然与我国CCI存在一定关联效应。因此,有必要探索两者关联程度,以期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一、国际油价与我国CCI波动状况
1999年1月到2011年7月,国际石油价格和我国CCI的波动状况如图1。
近十几年,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波动,从1999年2月的10.25美元/桶上涨到2000年9月的32.73美元/桶,涨幅为219.32%,后跌至2001年12月的19.1美元/桶,跌幅为41.64%,2002年1月国际石油价格为19.92美元/桶,到2008年7月的136.75美元/桶,涨幅达586.50%,成为近十几年国际石油价格最高点。随后又在2009年1月跌至41.47美元/桶,跌幅为49.60%,然后到2011年4月的120.78美元/桶,涨幅为190.55%。
1997年12月,国家统计局开始研究编制我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1998年8月开始对外公布,1996年,国家统计局按1996年6月=100对消费者信心指数进行标准化处理。自2009年第四季度起,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和尼尔森公司合作,联合开展了更大规模的消费者信心调查,调查范围更广,提高了调查样本的代表性。结果显示,我国CCI从1999年3月的105.71涨到2001年7月的114.46,涨幅为8.28%,然后降低到2003年5月的99.99,跌幅为12.64%,再上升到2007年6月的113.69,涨幅为13.70%,又降至2009年3月的100.32。跌幅为11.67%,到2011年2月达到近十几年来最低的99.62,跌幅为12.38%。
通过如上的分析可知,国际油价的波动与我国CCI的波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即国际油价波动之后,我国CCI将出现波动,且两者的波动频率也存在一致性。那么到底国际油价和我国CCI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下面本文将通过VAR模型实证分析这一问题。
二、国际油价与我国CCI关联波动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998年6月,我国石油价格开始与国际接轨。1998年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对外公布,再考虑到数据的可收集性,选取1999年1月-2011年7月布伦特原油月平均价格和我国CCI作为样本数据,分别用od和sd表示。其中,布伦特原油月平均价格来源于凤凰网财经,我国CCI来源于财新网宏观数据。
为理清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CCI的关联效应情况,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描述国际石油价格和我国CCI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随机扰动对两者之间动态关系。对国际石油价格和我国CCI两个基本变量建立p阶VAR模型,表示为:yt=A1yt-1+…+Apyt-p+εt。其中,yt是m维内生变量,εt是随机扰动项。
(二)平稳性检验
利用ADF检验方法检验od、sd的样本数据的平稳性,见表1,表明两个序列一阶差分后的序列在1%显著水平下数据平稳,则od、sd都属于一阶单整序列,表明od和sd可能存在协整关系,需进行协整检验。
(三)EG两阶段法协整检验
利用EG两阶段法对od、sd进行协整检验。第一阶段,建立OSL估计回归模型sd=110.8861-0.03368od+εt,并有残差序列εt。第二阶段,对εt进行ADF检验,见表2。
表2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残差序列εt为平稳序列,od和sd之间为一阶协整关系,od和sd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为分析国际石油价格和我国CCI间的动态因果关系,现分别假定“我国CCI不是国际石油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和“国际石油价格不是我国CCI的格兰杰原因”,选择1-5个滞后期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
表3表明国际石油价格和我国CCI两两之间存在很强的因果关系,即sd是od的格兰杰原因,同时,od也是sd的格兰杰原因。具体来说,我国CCI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要强于国际石油价格对我国CCI波动的影响。
(五)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效应函数反映了在内生变量受到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大小的信息冲击之后,它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变化轨迹情况。图2反映了国际石油价格对一个标准差信息的响应情况,图3反映了我国CCI对一个标准差信息的响应情况。
图2可以说明以下情况,国际石油价格受到自身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在第3时期具有最强的反应,达到7.326716个单位,但是该影响逐渐降低,到第10期开始平稳。国际石油价格对来自我国CCI的一个正标准差冲击后,为负面冲击,负面冲击随后急剧增加,不断趋于稳定。图3可以说明以下情况,我国CCI对来自自身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在第2时期有最强反应,达1.506066,随后急剧下降,并从第10期开始平稳。而我国CCI在受到到国际油价一个标准差冲击后反应比较强烈,在第3期最强烈,达0.456633,其影响首先从第1期的0.284270升到到第3期的0.456633,而后又降低到第9期的-0.055695,第11期后才开始趋于平稳。该结果表明:我国CCI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很强,为负面冲击,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然而,国际石油价格对我国CCI影响强度低,先是正面的冲击,再是负面冲击,并且持续相对较短。
三、对策建议
1.加强消费者信心指数监测。针对我国CCI波动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国际石油价格对我国CCI影响较弱等情况,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应加强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监测管理工作,对我国CCI的波动进行分析,选择较为适当时机开展海外石油进口、开拓海外石油业务,降低我国对外石油进口和开展石油海外业务的成本,并提高海外石油的业务量。
2.加快石油战略储备系统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石油战略储备系统,首批四个总容量达1620万立方米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已经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第二期八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仍然在建设中。一方面,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会对我国物价水平造成的较大负面影响,石油战略储备可以抑制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大幅变动,减少我国消费者恐慌。另一方面,弥补我国石油的缺口,减缓我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幅度,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因此,有必要加快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建设。
3.积极参与石油产品期货交易。我国CCI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程度很高,在我国消费者对经济萎缩减缓、信心恢复的环境下,将引发大量“资源抄底需求”等行为,在经济不景气环境下,将引发大量“资源抛高需求”等行为。目前,我国国内石油市场还是一个有限开放、相对垄断的市场,原油和主要石油品种的定价机制仍然实行政府指导定价,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难以实现。因此,我国应该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石油期货市场,有序发展石油衍生品市场,积极参与石油产品期货交易,通过采用远期交易的方式来降低近期交易风险,积极融入到全球定价体系,争取获得国际石油定价参与权和调控能力。
4.加快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替代能源主要有地热能、核能、生物能、太阳能、水能等,加快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缓解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的提高,降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CCI的负面影响程度,进而保障我国经济安全运行,并减缓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石油价格波动压力。另外,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安全环保效果,有效保护陆地和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新颜,王嘉,高丽亚.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的相互关系 [J]. 统计与决策,2005(10)
[2] 郑闽朝,肖春来.石油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分析 [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21(3)
[3] 佚名.关于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历史数据调整的说明 [J]. 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0(1)
[4] 林鑫,安毅,王小宁.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行业层面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 [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