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石油观察 » 正文

成品油提价引风波 呼唤定价新机制

日期:2012-04-19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实习编辑

国际石油网

2012
04/19
13:4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成品油 定价新机制

自3月20日上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以来,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并未同期大幅上涨。成品油价上调虽然给加油站带来更高的利润,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加油站低价促销,上演价格战;汽车行业掀起油改气热潮;申通等快递公司上调邮费;农民种田务农成本增加;人们日常生活成本增加等等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出通知,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结合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决定提高成品油价格。决定自3月20日零时起,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供军队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储备用汽、柴油(标准品,下同)供应价格每吨均提高600元,全国平均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44元和0.51元,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9180元和8330元。其他成品油价格相应调整。[详情] 
发改委拟将油价调整发布权交给第三方机构

从2002年开始,国际油价几乎以每年10美元/桶的增速上涨,当时中国成品油定价本准备接轨国际成品油价格,却因考虑油价上涨对其他行业的影响而迟迟未调。从2002年到2008年,国内成品油价维持每年只调整两到四次。犹豫间,国际油价已冲上历史最高值——147美元/桶,国内油价却维持在6480元/吨。而按照发改委的说法,6480元/吨仅相当于国际油价83.50美元/桶。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价差拉开。这种该涨时不涨,直接导致了该跌时不跌。而该涨不涨,使油企承受“政策性亏损”,回头又给油企财政补贴,导致油企在炼油成本和收益的计算上混乱不清,妨碍企业真正提高效率。
更重要的是,中国油价一直在被扭曲。过去14年进行的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从1998年挂靠新加坡成品油到现行机制挂靠三地原油,始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定价,而只是一种模拟市场化定价。 [详情]   

油价上涨致成品油需求萎缩 民营加油站遭困

国内成品油价上调虽然给加油站带来更高的利润,但同时也引发了加油站销量的低迷,这迫使许多加油站不得不以比调价前还低的价格进行促销。近日,北京、浙江、广东等地区均出现加油站打折促销的现象。油价进入“8时代”以后,需求明显萎缩,此次成品油价格战也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的是,此次价格战,“挑事”的多为民营加油站。在目前的垄断机制下,民营加油站对市场感知更敏感,把握能力更强,行动更加灵活。而中石油、中石化等垄断央企,犹在抱着老大的架子。联想到每临涨价,两桶油、发改委的说辞都指向“供需矛盾”——需求大,产量少,能不涨价吗?此番“价格战”彻底打破了这个论据。事实证明,抱守不完善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只会与市场脱节越来越严重。 [详情]   

油价上调打压需求 多地加油站上演价格战

自3月20日上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以来,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并未同期大幅上涨;相反,由于需求不足,多地加油站还进行了降价促销的活动,以争夺市场客户资源。某资讯分析师指出,所有的石化产品都没有出现以往春节后旺销的局面,加之上次每吨上调600元的幅度较大,市场难以消化以致市场需求降低,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所以多地都出现了降价促销的情况。 [详情]   

"价格战"呼唤成品油定价新机制

近期,多地加油站降价促销,不仅是民营加油站,连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部分加油站也加入降价促销行列。这表明即使在实行政府指导价的情况下,市场还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因此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应尽快完善,否则会导致与市场脱节越来越严重。现行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跟国际并未完全接轨,既不是完全的行政化,也不是完全的市场化,导致价格主管部门两头不讨好,无论是石油企业,还是消费者,最终都对油价不满意。[详情] 
油价8元时代

油价8元时代降临 生活成本心理压力骤然增大

国家发改委宣布油价上调,涨幅为2010年以来最大。“8元时代”突然降临,让依赖“轮子”过活的人们猝不及防。城市加油站前不约而同地排起了长队,队伍里不仅有私家车,还有出租车、客运小巴、搬家公司和快递公司的厢型货车。节能减排、装备改造是企业“减压”的最佳出路。尽管涨价是部分企业应对油价上涨的主要选择,但也有不少企业选择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增强科技贡献率等方式来自我消化油价上涨。圆通速递公司近期就没有涨价的打算,而是计划通过加强对油价绩效考核、优化邮路、提高每趟车的装载率等方式应对油价上涨。 [详情] 

油价突破8元 中国将迎来“混合动力年”

93号汽油的价格再创新高,突破8元,油价上涨对与油价高低息息相关的汽车销售行业影响较大,业内人士开始担忧原本不被看好的2012年中国车市会否更加艰难?
有媒体调查显示,汽油价格突破8元后,有超过40%的准车主准备推迟或取消购车计划,另有约四成受访车主表示,未来将少开车或选择公交出行。然而汽车作为主流消费品符号,刚性需求仍然存在。高油价无法抹杀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汽车企业与媒体纷纷开始寻找高油价下传统内燃机车型的新的替代方案。[详情]  

油价上涨对农业影响几何 农民担心种养成本涨

农机手们建议,国家应该对农用柴油价格进行控制,使其稳定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同时,柴油补贴最好直接补给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手。“因为补给农户后,可能会出现部分农户因价格高而减少对农机的使用,比如土地深耕这块,大部分都是旋上一两遍就播种,这样就达不到补贴的目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手有了钱,既能避免涨价,也能加快农机具的更新换代。[详情]  
 

2011年国际油价出现高烧让中国内地消费者跟着“遭殃”,而近期国际油价出现回调而国内消费者却没有享受“实惠”,民众要求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呼声高涨。中国内地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两年多以来,市场对其调价周期、挂靠油种等存在质疑。国内油价不能及时反映国际市场变动,现行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亟待调整,应将WTI价格纳入跟踪指标体系,同时改革国内油价调价周期。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我国应加快建立本土原油定价体系,谋求在国际原油定价领域的话语权。此举对维护石油安全至关重要。

微博热议

阿呆是我(http://buzz.mail.163.com/wanjiakang):古时讲无为而治,我看现代社会也适合,拿油价来说,中国的状况是国际涨国内立涨,国际降国内就没动静了,监管也一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以民监民是上策,政府应站在执行的立场上!

英雄岛贫苦人(http://buzz.mail.163.com/0920252621):如果政府公车砍掉一半,油价就会暴跌;如果两桶油变成200桶油,油价肯定会暴跌;如果土地交易放开,房价肯定暴跌;如果没有福利分房,房价也会暴跌;如果公路没三乱收费,物价菜价肯定暴跌;如果铁道部取消,黄牛党肯定灭绝;如果证监会取消,股市一定好转;如果电力没垄断对外放开 ,电荒从此消失。

西飞国际你(http://buzz.mail.163.com/zhonghongokok):在日志《油价上涨,印尼人砸国会》中评论:“感觉现在的中国什么都是贵的了,工资水平还是那么的低。我们要团结一心去抵制高物价,去争取保留幸福生活!”

【相关阅读】 ·油价从10年前2块涨至8块多 物价涨得不多遭质疑
·中国内地油价为何跟涨不跟跌
·发改委:推进资源和环境价改革 油价上涨难以避免
·晏扬:成品油“价格战”再显定价机制的尴尬
·林伯强:国际油价上涨或将再致油荒
·中国需求被指推动油价10年涨5倍 专家斥其无理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