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财经 » 石油行业研究 » 正文

【聚焦】2015年油气行业发展概述及2016年展望

日期:2016-02-01    来源:国际石油经济  作者:钱兴坤 姜学峰

国际石油网

2016
02/01
14:0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油气行业 石油公司 油气出口

2015年,油气行业步入景气周期低谷,总体仍延续了原油、成品油、天然气供大于求,油价、气价两跌的“三大两跌”总趋势。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主要经济体货币和财政政策取向分化;欧佩克成员国增产保市场,美国非常规油气生产展现了较好的韧性,并未如预期减速,世界油气市场严重供大于需,价格低位运行。石油公司油气产量不降反升,业绩大幅下滑。国际石油公司普遍采取控投资、控风险、控成本、控人员和控大事故,保上游投资、保现金流、保科技创新和保股东分红的“五控四保”措施。中国经济运行承压,稳中趋缓,石油供需宽松程度加剧,消费中低速增长,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60%。与此同时,我国开始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炼油能力依然明显过剩,成品油净出口连续三年大幅递增;天然气消费增速创10年新低,供应总体宽松,但淡季压产旺季紧缺;油气领域改革加速推进,从局部的“点式改革”转向涵盖行业、企业和政府三维的全产业链的“立体式改革”。

2016年,油气行业困境依旧。世界石油供需再平衡尚需时日,国际油价低位运行;LNG产能计划投放量集中,天然气资源过剩加剧;美国成为新的油气出口国,影响国际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油气行业并购重组活动趋于活跃,行业格局调整值得关注。中国石油需求增速减缓,继续呈现“汽快煤高柴低”的特征,原油进口权和成品油出口权的放开以及炼厂审批权的下放,炼油和销售环节的市场主体增加,竞争愈加激烈;环保趋严、气价下调,天然气需求增速回升,资源供应总体充足,但季节性矛盾难以缓解;油气行业改革方案出台,将加快全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

1 2015年全球油气行业发展概述

1.1新兴经济体普遍减速,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艰难

2015年,世界经济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综合估计增长率为3.0%,较2014年放缓0.4个百分点。主要经济体延续分化走势,发达国家温和复苏,其中美国经济增长表现抢眼,估计全年增速为2.6%;欧洲经济温和复苏,估计全年增速为1.5%;日本经济复苏艰难,估计全年同比增长0.8%。受大宗商品价格下滑、金融政策收紧以及内部结构失衡等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普遍减速。估计2015年印度经济增速可达7.3%,首超中国;俄罗斯、巴西经济萎缩加剧,估计全年增速分别为-3.8%、-1.3%;中国经济增速继续下降,估计全年GDP增长6.9%。此外,美联储加息使得新兴市场本币贬值及资本外流压力加大,提高了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债务风险和通胀压力。

1.2世界能源消费增速继续放缓,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上升

201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估计为127.6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0.7%。其中煤炭下降3.5%,石油、天然气分别增长1.80%、2.7%,核能和水电分别增长3.3%、1.7%,其他可再生能源大幅增长8.5%。国际能源市场整体呈现供给充足、需求乏力局面,尤其是化石能源的供给能力显著超出消费需求。

化石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继续下降,从2010年的86.5%下降到2015年的85.7%。其中煤炭和石油所占比例分别下降了1.2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天然气所占比例上升0.7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提高,其中核能比2010年下降0.7%,所占比例为4.7%;水能比2010年增长0.3%,所占比例为7.0%;风能、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成本下降明显,竞争优势开始显现,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1.4%上升到2015年的2.6%,上升了1.2个百分点。

1.3世界石油供需宽松程度进一步加大,国际油价跌破金融危机低点

2015年,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分别为48.76美元/桶和53.60美元/桶,同比分别下降47.52%和46.02%,其中12月22日布伦特油价达到36.11美元/桶,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WTI与布伦特价差显著收窄,受美国原油出口解禁影响,年底一度出现反转。

世界石油市场发生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供应过剩,全年供大于需达170万桶/日。受低油价对需求的刺激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影响,世界石油需求大幅提高170万桶/日,达到9440万桶/日,其中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增速由负转正,增长45万桶/日。世界石油供应大增260万桶/日,达到9610万桶/日,其中欧佩克国家坚持保市场份额策略,供应增长130万桶/日;非常规油气生产展现了较好的韧性,美国页岩油平均生产成本从60美元/桶降至40美元/桶,盈亏平衡点下移,产量未如市场预期出现下降,但增量由上一年的125万桶/日下降到63万桶/日。

美元升值加剧了油价的下跌。据测算,2015年美元指数升值17%,对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的降幅贡献超过1/3。投机在市场中的影响减弱,投机者净多持仓与油价的关系由2008年的提前3~4个月转为基本同步,投机者从市场行情的制造者变为跟随者和扰动者。供需宽松环境下突发事件对市场的冲击不具有持续性,2015年历次事件对油价的逆向影响都未超过一周。

1.4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速回升,需求增长驱动由亚太转向欧美;供需宽松,三大市场气价明显下跌

2015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估计为3.48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增速较2014年提高2.3个百分点。受经济放缓、冬季偏暖、气价竞争力不足以及日韩核电重启等因素影响,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增速降至1.2%;得益于气价下跌,欧洲天然气消费结束了自2011年以来连续下降的趋势,大幅增长5.8%;在美国的拉动下,北美地区天然气消费增长3.8%;中东地区天然气消费连续两年高速增长。2015年,全球天然气产量估计为3.67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除欧洲和俄罗斯以外,各地区天然气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球天然气供需明显宽松,买方市场特点突出。

2015年,全球新增LNG产能2000万吨/年,总产能达3.25亿吨/年,增长5.2%。亚洲LNG需求疲软、进口下降,过剩资源主要流向欧洲,英、法、德等主要国家LNG进口大幅反弹。拉美地区LNG消费快速增长,有望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埃及由LNG出口国转为进口国,巴基斯坦、约旦和波兰首次步入LNG进口国行列。

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HenryHub全年均价为2.6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下跌39.8%;英国NBP全年均价为6.6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下跌14.0%。受油价下跌和市场基本面宽松的影响,日本进口LNG全年均价估计为10.6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下跌34.4%,其中LNG现货全年均价为7.4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下降46.9%。亚洲天然气市场灵活性增加,目的地限制、“照付不议”比例、价格公式等长贸合同条款出现松动,中国、新加坡、日本争建亚洲天然气交易市场。

1.5全球油气产量逆势增长,上游资本支出和工程技术市场规模双降

2015年,全球油气储量保持增长态势,估计石油剩余储量达2416亿吨,同比增长0.8%;天然气剩余储量达189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全球油气产量继续增长,分别为42.8亿吨和3.67万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8%和2.4%。

全球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的深水和超深水领域,特别是埃及地中海、安哥拉海域和毛里塔尼亚的塞内加尔海域,并以天然气发现居多。近年来,全球油气勘探投资效率持续走低,油气发现规模和新增储量不断下降。

全球油气领域资本支出继续大幅下降。据巴克莱银行估计,2015年油气上游资本支出为5210亿美元,同比减少22%。受此影响,工程服务市场规模为3364.92亿美元,下降25%,其中钻井与完井服务市场是下降幅度最大的板块,降幅为26%。北美地区动用钻机数量下降54%;海上勘探开发活动放缓,浅海各类型海上钻机钻井日费降幅为10%~20%。

低油价下,美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热潮有所消退,油气储量价值持续缩水,石油企业债务大幅上升,再融资能力下降,处于破产或重组之中的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1.6世界原油加工能力增长放缓,加工量创历史新高,炼油毛利显著改善;乙烯供应偏紧,石脑油生产乙烯成本大幅下降

2015年,由于中国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世界炼油能力仅净增2600万吨/年,显著低于上年,总能力达到48.33亿吨/年。北美炼油商继续扩充页岩油加工能力,新增能力1080万吨/年。“一带一路”国家继续推进炼油项目建设,中东炼油业继续扩能,努力提高清洁油品生产能力。

2015年,全球原油加工量为7940万桶/日,同比增长2.7%,再创历史新高。炼厂平均开工率约为84%,比上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其中北美炼厂开工率基本稳定,为87.8%;西欧和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炼厂开工率大幅上升,分别由2014年的79.4%和77.4%升至85.2%和81.7%;受中国影响,亚太非经合组织国家炼厂平均开工率仅为81%,在各大区中最低。

世界炼油毛利明显好于上年。西北欧布伦特油裂化毛利平均7.55美元/桶,增幅达125%;美国炼油毛利增长20%以上,墨西哥湾HLS/LLS、中部WTI原油裂化毛利分别为9.5美元/桶、16.98美元/桶;新加坡迪拜原油裂化毛利6.19美元/桶,增长50%以上,但在全球三大炼油中心中垫底。

2015年,世界乙烯产能平稳增长,总产能达到1.59亿吨/年,净增616.5万吨/年。中东在世界乙烯生产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世界乙烯需求增长490万吨,市场供应仍然偏紧。乙烯价格随油价波动频繁,装置开工率略有回升,平均达85%左右,其中北美开工率保持95%的较高水平,中东、西欧和亚太开工率分别为86%、82%和83%。低油价使油基乙烯生产成本大幅减少,乙烷裂解相对优势有所减弱,40美元/桶左右的油价已使煤制烯烃亏损。

1.7全球主要油品供需持续宽松,成品油贸易稳定增长;美国成品油出口继续扩大,中东首次成为柴油净出口地区,亚太地区汽煤柴油持续过剩

2015年,全球成品油需求总量估计为8177万桶/日,供给总量为8272万桶/日,富余95万桶/日,比上年有所扩大,其中汽油、石脑油供应紧张,柴油、航空煤油、残渣燃料油均供过于求。欧洲、非洲、拉美主要油品存在少量缺口,其他地区总体过剩,俄罗斯中亚地区油品过剩最为严重。

2015年,美国、欧洲、新加坡三大市场成品油库存均有所增加,其中美国汽油和馏分油库存分别增长3.8%和14.8%,欧洲汽油、柴油库存增长约3.7%,新加坡轻质馏分油和中质馏分油库存分别增长5.6%和4.0%。世界三大地区成品油价格水平总体下降40%左右。除纽约港、鹿特丹汽油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外,其余地区油品价格波动相对平稳。

全球成品油贸易格局出现新变化。美国持续出口成品油,2015年其汽油、柴油、煤油净出口量达到116.3万桶/日,同比增长17.6%;欧洲柴油进口增加、汽油出口减少;中东成为柴油净出口地区,汽油仍需进口;亚太地区汽油、柴油、煤油供需持续宽松,过剩量达100万桶/日,以柴油过剩为主,区内主要国家出口贸易竞争愈发激烈。

1.8资源国投资风险明显上升,多国调整政策应对危机

2015年,低油价对全球主要油气资源国的影响逐步显现,俄罗斯和中亚、中东、拉美等地区主要产油国出口收入大幅下降,财政紧张、货币贬值、外汇储备缩水,部分国家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甚至陷入衰退,特别是中东、西非地区恐怖活动增加,资源国经济、社会、安全和政治风险明显上升。

为应对危机,资源国采取多种政策和措施来吸引外资,减轻企业负担。伊朗积极修改合同,放宽在投资、工作量、开发期、成本回收、报酬等条款方面的限制,突破了原有回购合同模式的限制;墨西哥、乌干达、安哥拉等国放宽招标限制,有针对性地给予难开采区域财税优惠。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英国、印尼等国通过降低特定地区和特定资源的开采税、收益税和取消部分税费减轻企业负担。

部分资源国为减轻财政负担,采取减少补贴、增加税收、出售资产等措施,以筹措资金度过难关。以沙特为代表的多个资源国上调国内能源价格,减少补贴;俄罗斯调整国内矿产资源开采税,计划由776卢布/吨增至950卢布/吨;俄罗斯已累计出售油气资产超过100亿美元,包括部分战略性资产,改变了不对外出售战略资产的政策。哈萨克斯坦将实施私有化计划,向国际投资者出售多家国有企业股份。

1.9国外石油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降,一体化公司抗风险优势显现;降成本、压投资、调结构以及裁员成为普遍做法;大型公司并购再次出现

2015年,国外石油公司的油气产量、原油加工量、油品销售量等生产指标普遍保持增长势头,但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重创各类石油公司的业绩。埃克森美孚、壳牌、BP、雪佛龙和道达尔5家国际大石油公司,以及俄油、俄气、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6家国家石油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下降40%和70%左右;康菲、安纳达科等10家独立石油公司的营业收入下降45%左右,全部陷入亏损;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7家技术服务公司收入下降幅度接近30%,多数公司亏损。得益于下游利润的增长,国际石油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的业绩表现好于其他公司,一体化抗风险优势显现。

2015年,国际石油公司为应对行业寒冬,采取了控制投资、控制高风险项目、控制成本、控制员工数量和控制重大事故等措施,突出核心业务,保上游投资、保现金流、保科技创新和保股东回报。5家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投资降幅在15%左右,计划削减运营成本82亿美元;为应对挑战,国际大石油公司采取减人不减薪的策略,国家石油公司则是减薪不减人。斯伦贝谢等7家技术服务公司资本支出下降近40%,裁员近7万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技术服务公司仍保持研发投入强度基本不降,仍保持在2%~3%。

2015年石油行业再次出现巨型并购。出于强化优势考虑,壳牌700亿美元收购BG,以提高在深水、LNG等领域的竞争能力;斯伦贝谢以124.3亿美元收购Cameron公司,一体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陶氏化学公司和杜邦公司宣布对等合并,合并后的公司市值超过1300亿美元,成为化工行业第一大公司。

1.10美国成为重要的油气生产和出口国,中东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全球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

2015年,美国成为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开始对油气行业和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美国解除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加大成品油出口以及成为新的LNG出口国,将极大地改变全球油气供应格局。作为世界油气市场新的调节器,美国左右全球能源市场的资源能力显著提升,将重塑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

中东地区局势更为动荡。俄罗斯选择难民潮困扰欧洲、美国反恐成效不大的有利时机,强势介入叙利亚的反恐战争,以摆脱乌克兰危机困境,并巩固和提升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占领道义制高点,其间俄客机遭恐袭坠毁、法国受到ISIS恐怖袭击,俄借机拉欧反恐,挑战美国的反恐主导权。土耳其为实现其战略利益,依仗北约,击落了俄罗斯战机,使得中东局势更加复杂,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2 2015年中国油气行业发展概述

2.1中国经济承压运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2015年,中国GDP估计增长6.9%,增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低。全年经历了股市动荡、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人民币大幅贬值等重大事件,CPI和PPI分化加剧,工业生产低位徘徊。国内投资增速显著回落,外贸下降幅度较大,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首要力量。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对GDP增速贡献率下降至41.8%;外贸出口估计下降1.8%,对GDP增速贡献率为-1.2%;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对GDP增速贡献率上升至59.4%。

2015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一些积极变化。非必需品消费占比明显提升,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34.6%,通信器材增长35.9%。贸易结构优化转型,在出口负增长的情况下,机电产品出口增长0.2%,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7.6%,船舶、航空航天等资本品出口已具备一定优势。工业生产迈向中高端,资源类、高耗能等传统行业增速放缓。随着“一带一路”辐射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我国对沿线泰国、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出口均呈两位数增长。

2.2能源消费出现负增长,能源结构进一步改善

2015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优化,一次能源消费出现3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全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估计为42.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速为-0.5%。其中煤炭消费量为39.6亿吨,同比下降3.8%;电力消费增速降至0.8%,为改革开放以来最低水平。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降至63.8%,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占比分别升至18.0%和5.9%;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升至12.3%,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水能、核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别占8.7%、1.3%和2.3%。中国已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第一大国。

煤炭、火电等行业产能过剩凸显。全国煤炭产能已超过40亿吨/年,在建项目规模超过10亿吨/年,产量仅在37亿吨左右,行业亏损面达80%以上;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由上年的4700小时降至4200小时左右。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发展受需求低迷、调峰能力弱等因素限制,利用效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全年弃风、弃光率分别达到15%和10%。

2.3石油消费持续中低速增长,对外依存度首破60%,成品油净出口量连续三年大幅递增

2015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估计为5.43亿吨,比上年增加0.25亿吨,剔除新增石油储备和库存因素,估计实际石油消费增速为4.4%,较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石油净进口量为3.28亿吨,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年高0.6个百分点。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0.6%。

2015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国家统计局口径,下同)估计为3.18亿吨,同比增长5.3%。成品油消费呈“汽快煤高柴低”的特点。全年汽油表观消费量为1.16亿吨,同比增长10.1%;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74亿吨,同比增长0.8%;煤油表观消费量为0.28亿吨,同比增长17.2%。汽油成为拉动国内油品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汽油需求增速呈现中部地区低、东西部地区高的态势,柴油增速出现中部正增长、东西部负增长的分化走势。

2015年,我国成品油产量估计为3.37亿吨,同比增长6.6%,国内市场供需宽松程度加剧。全年成品油净出口1973万吨,同比增长32.0%。其中汽油、柴油、煤油出口占比分别为25.1%、32.2%和42.7%。近年来,国内炼油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中石化、中石油市场份额连年下滑,与2010年相比,2015年中石化和中石油原油加工量占比分别下降3.7和4.3个百分点。

2.4天然气消费增速创10年来新低,供应总体过剩,淡季压产冬季供应紧张;气价改革持续推进

2015年,受经济增速放缓、气候温和、气价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影响,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明显放缓,估计全年表观消费量为19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创近10年来的新低。受压产影响,估计全年产量为1318亿立方米(不含煤层气),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天然气进口量为6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管道气和LNG进口量分别占56.7%和43.3%,对外依存度升至32.7%。全年天然气总体供应过剩,但受季节性用气不均衡、储气库工作气量不足等因素影响,淡季被迫压产,冬季仍面临调峰保供的压力。

2015年,我国长输管道建设稳步推进,新增输气支干线2700千米。LNG接收站利用负荷从2014年的48.7%降至47.47%,LNG接收能力过剩问题明显。广汇能源、新奥能源、华电集团等企业开始积极布局LNG业务。

天然气价格改革提速。国家分别在2015年4月和11月两次调整价格,实现了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大幅下调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为市场形成价格创造条件。

2.5油气储量继续稳定增长,产量增速油增气降,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2015年,尽管上游投资缩减,但受储量增长高峰期惯性影响,全年有近50项重要油气发现,新增原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超过10亿吨、1万亿立方米。非常规油气勘探进展引人注目,落实页岩油、致密油储量1亿吨以上;页岩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涪陵、长宁和威远页岩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4373亿立方米。新增储量品质变差,“十二五”期间低渗和超低渗储量在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70%和90%以上。

2015年,我国油气产量继续稳定增长,估计原油产量为2.14亿吨,同比增长2%;天然气产量为1318亿立方米(不含煤层气),同比增长3.5%,天然气产量增速因淡季压产明显放缓。老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单纯依靠工作量的传统方式实现稳产已难以为继,大庆油田较上年减产150万吨。非常规油气进入规模化勘探和工业化开发阶段。中石油在陕北姬塬发现了我国第一个亿吨级大型致密油田——新安边油田,并已建成100万吨/年产能,致密油正式进入我国储量序列;致密气已约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30%;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一期建成50亿立方米/年产能,全国页岩气年产量有望达到50亿立方米。

2.6我国炼油能力首次下降,但过剩问题依然严重;乙烯产能继续增长,煤(甲醇)基烯烃成为新增产能的主力

截至2015年底,我国炼油总能力为7.1亿吨/年,净减1037万吨/年。其中新增能力3020万吨/年,淘汰落后产能4057万吨/年,包括中石化关闭产能250万吨/年以及地方炼厂为取得进口原油进口权和使用权而淘汰的3807万吨/年。按照合理开工率计算,目前我国炼油能力仍过剩1亿吨/年。全年原油加工量估计为5.22亿吨,同比增长3.8%。全国炼厂平均开工率为75.4%,较上年略有回升,但明显低于84%的国际平均水平。其中主营炼厂开工率为86.2%,地炼开工率为31.4%。中石化、中石油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份额为75.0%,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整个东部地区主营炼厂和少数地炼积极推进炼厂技改和质量升级,已具备生产国Ⅴ标准车用汽油和柴油的能力。

2015年,我国乙烯总产能达到2200.5万吨/年,增加160万吨/年,同比增长7.8%。非石油基乙烯生产能力已占总产能的15.4%和新增产能的75%。全年生产乙烯1760万吨,同比增长3.3%。由于煤(甲醇)基烯烃在低油价下开工不足,乙烯装置总体开工率降至80%,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油价大跌利好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生产。

2.7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稳定增长;国有石油企业调整海外资产,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取得新进展

2015年,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估计为1.5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6%。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权益产量分别为7300万吨、4000万吨和2350万吨油当量。

2015年,三大石油公司转变海外业务发展思路,通过调整投资节奏,压缩低效产量,优化资产结构等措施提质增效。中石油调整优化油砂、LNG等项目方案设计,转让深水和管道项目部分股权。中石化压减低效产量115万吨。中海油继续推动尼克森资产的深入整合。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全年海外并购投资金额达30亿美元,再创新高,投资以上游项目为重点,主要在中亚俄罗斯地区收购油气资产,部分企业通过收购非常规油气资产进入美国等发达国家。

中国企业借国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之势,加快海外油气全产业链的合作布局。在中亚俄罗斯地区,中国公司与俄油、俄气签署了包括上中下游各领域的多项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完成了一系列资产收购,其中包括丝路基金收购亚马尔LNG项目9.9%的股权,中石化收购西布尔炼化公司10%的股权,华信公司收购俄远东地区三个油气区块及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国际公司(KMGI)下属企业51%的股权。此外,三大石油公司还与阿联酋、越南、印尼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多项油气合作协议。

2.8三大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生产指标稳中有增;降本增效、转型升级,努力适应新常态

2015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生产平稳运营,生产指标小幅增长。1-9月,三家公司原油产量合计增长5.5%、天然气产量合计增长3.4%,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销售量均小幅增长;受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和国内油气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三大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滑。1-9月,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销售收入同比分别下降25.62%、27.36%、33.43%,中石油、中石化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68.14%和47.82%,中海油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6.14%。国内三大公司经营业绩下降幅度与国际大石油公司大致相当。

三大公司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压减投资、调整资产结构,发挥一体化优势,积极应对低油价带来的冲击。三大公司前三季度资本支出降低1/3以上,上半年单位油气操作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此同时,三大公司深化改革,积极实施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继续推进专业化重组整合,着力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适应新常态。抓住“十三五”发展机遇,积极谋划,调整部署,整合资源,拓展市场,发展国际油气合作,谋求新发展。

2.9油气行业改革从局部转向覆盖行业、企业和政府的全产业链“立体式改革”

2015年,我国油气上中下游各领域的改革加速推进。国家启动了矿权制度改革,新疆6个油气勘查区块实行勘查开采招标试点,突破了资源品种、勘探阶段和企业资质三个限制;原油进口使用权和进口资质逐步放开,13家地炼获得进口原油配额5518.88万吨/年,其中7家企业同时具有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天然气价格经过两次调整,实现了非居民用增量气与存量气价格并轨,整体降低了非居民气价水平,试点放开直供用户价格;推动建立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为市场决定价格打下了基础。

政府管理方式继续转变,全面清费立税,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行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对过程和事后的监管;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完成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将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分类施策。随着改革的加速推进,各种矛盾逐步暴露,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为改革护航,避免因放开而出现失控,因减员而影响稳定。

3 2016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展望

3.1世界石油市场宽松局面难以明显缓解,国际油价反弹乏力

2016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速放缓。预计全球GDP增速为3.2%,较2015年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复苏基础日益稳固,欧元区经济复苏略有好转,发达国家石油需求仍然疲弱。新兴经济体中印度一枝独秀,其他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继续放缓,拉动石油需求增长的动力不足。世界石油需求增速下降,预计增长110万桶/日,较上年降低60万桶/日。中国、印度、美国将是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016年,世界石油供应继续增长,基本面仍将宽松。美国非常规石油生产在超低油价下的抗跌性仍然较强,欧佩克限产政策难产,伊朗解禁后出口增加,美国放开原油出口,加剧供应过剩的市场心理预期,供需再平衡尚需时日。预计世界石油供应增长70万桶/日,其中欧佩克增长120万桶/日,非欧佩克下降50万桶/日。全球原油贸易进一步东移,主要资源国在亚洲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宽松的供需基本面决定了国际油价仍将低位徘徊。预计2016年国际油价同比下降,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接近,期货年均价在40~50美元/桶。如果中东地区局部战争或资源国局势动荡造成供应中断,美国非常规油气产量超出预期下降,欧佩克转变态度采取限产保价的政策,则全年均价有可能反弹至55~65美元/桶。若新兴和发达经济体部分国家爆发经济危机,资源国大幅增产,特别是伊朗和美国原油出口高于预期,则届时世界石油供应过剩加剧,年均价不排除下跌至40美元/桶以下。

3.2全球天然气产能大增,供需宽松程度加剧,价格仍将低位运行

2016年,预计全球天然气需求约为3.55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天然气产量为3.76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北美天然气需求平稳增长,增幅为3%,美国LNG首次出口,或致其国内供应侧收紧,气价触底反弹,预计HenryHub全年均价为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欧洲燃气电厂经济性增强,发电用气带动需求增长5%,供应依然充裕,气价低位震荡,预计英国NBP全年均价为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亚洲需求小幅增长2%,其中中国和印度受气价下调和环保力度加大影响,天然气需求增速反弹,但日本、韩国重启核电降低了LNG需求;与油价挂钩的日本LNG进口均价预计在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现货价格在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

LNG市场供过于求矛盾加剧。按计划2016年全球将有7个大型LNG液化项目投产,新增产能5000万吨/年。预计东北亚现货市场需求有限,LNG过剩资源继续“西流”。资源过剩或将导致更多的违约、转售以及合同复议,市场的灵活性增强。

3.3世界炼油、乙烯能力继续增长,炼油毛利有望保持较好水平,市场上原油过剩将转变成油品过剩,部分煤基烯烃和乙烷裂解项目建设将被推迟

2016年,世界炼油总能力预计达到48.7亿吨/年,净增4100万吨/年。新增炼油能力8000万吨/年,主要来自印度、美国和中国;淘汰炼油能力约3900万吨/年,主要来自中国、日本和欧洲。炼油毛利有望继续维持较好水平,但低油价刺激下的世界原油加工量不断增加,石油市场的原油过剩将转变为油品过剩,使炼油毛利承压,炼油毛利总体水平可能逊于2015年。未来几年,美国炼油业扩张步伐可能有所放缓,中东部分炼化项目被迫延期,欧洲、日本等成熟市场的炼油能力将继续下降。世界汽柴油供需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多数地区柴油过剩。各国对油品质量和环保要求日趋严格,车用燃料继续升级换代,对船用燃料油硫含量的要求将更加苛刻。

2016年,预计全球乙烯需求增长约500万吨,达到1.53亿吨,亚太地区仍将是世界乙烯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增乙烯产能约380万吨/年,总产能接近1.6亿吨/年。世界乙烯生产将继续保持北美、亚太、中东三足鼎立的格局,中东地区在世界乙烯生产中的地位将继续提高。未来几年,全球乙烯产能增长将因老装置淘汰、煤基烯烃产能增势减缓而放缓。中东地区新建乙烯装置将更多地采用较重质的混合原料,美国以外地区乙烯原料轻质化和多元化进程可能放缓。随着美国一批新建乙烯装置在2017-2018年集中建成投产,亚洲和欧洲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3.4中国石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三大油品供应过剩加剧,净出口将突破2500万吨

2016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6.7%。在乘用车保有量继续增长、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及原油储备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预计我国石油需求同比增长4.3%,表观消费量达到5.66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至62.0%。

中国成品油需求增长继续呈现“汽快、煤高、柴低”的特征。受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传统产业深度调整影响,成品油需求增速下降。预计2016年中国成品油需求量为3.30亿吨,同比增长3.9%。汽油、柴油、煤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1.25亿吨、1.75亿吨、0.31亿吨,需求增速总体均有下降,同比分别增长7.4%、0.4%、12.2%。

国家放开原油进口权的影响开始显现。随着更多的地方炼厂获得进口原油,地炼原油加工量将有显著提高。2016年,我国原油加工量预计为5.49亿吨,成品油产量为3.56亿吨,同比增长5.5%。其中汽油、柴油、煤油产量分别为1.30亿吨、1.86亿吨、399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4%、3.3%、10.6%。成品油供需盈余继续扩大,成品油出口(尤其是柴油出口)将呈现常态化和规模化的特点,预计2016年我国成品油净出口量将达到2500万吨,同比增长31.0%。

3.5中国天然气需求量突破2000亿立方米,总体依然过剩,季节性供需矛盾仍然存在

价格下调和环保趋严将拉动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回升。预计2016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0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3%。其中城市燃气消费量为8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1%;发电用气量约为31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7%;工业燃料用气量为61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化工用气量为29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达到6.4%。

2016年,预计天然气供应稳定增长,总量达到2080亿立方米。国产气供应量将达1390亿立方米,增长5.5%,低气价将制约煤层气、页岩气和煤制气的生产。进口量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进口天然气690亿立方米,增长10.6%,占消费量的比例为33.7%。其中,LNG进口2160万吨(约合300亿立方米),增长11.1%。2016年LNG长贸协议陆续进入窗口期,资源增量将超过700万吨,资源过剩问题突出,国内储气调峰能力不足,夏季限产、冬季限供的问题仍有可能发生。

3.6中国炼油能力略有增长,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乙烯新增产能将全部来自煤基烯烃

2016年,预计中国净增炼油能力900万吨/年,总炼油能力将达到7.2亿吨/年,同比增长1.3%。其中新增炼油能力3000万吨/年,淘汰落后产能2100万吨/年。全年原油加工量为5.49亿吨,同比增长5.3%,增量主要来自获得原油进口使用权的地方炼厂,主营炼厂原油加工量占比进一步下降。国内成品油资源过剩将进一步加剧,炼厂开工率仍维持低位,成品油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炼油行业结构调整、质量升级继续推进,以去产能为主的供给侧改革面临挑战。

2016年,中国乙烯总产能将达到2430.5万吨/年,同比增长10.5%。尽管低油价使多个项目推迟,但新增能力仍将达到230万吨/年,且均来自煤制烯烃。预计乙烯产量将达到1835万吨,同比增长4.3%。

3.7油气行业覆盖全产业链的“立体改革”将全面展开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深化油气行业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2016年,《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即将出台,油气行业改革将进一步打破行政垄断、管住自然垄断、放开竞争环节。各项改革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的制定也将是2016年的重头戏。

在行业改革方面,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将围绕矿权制度推进改革,重点集中在提高矿权持有成本、加快矿权流转、建立储量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勘探开发监管体系等方面;油气储运领域将按照网运分开的既定思路,逐步推动管道业务分离分立,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成立独立的管网公司;油气流通领域继续放宽原油进口和成品油出口限制,更多的企业将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和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各类主体成品油出口配额将进一步增加;价格形成机制将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可能率先放开,天然气价格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思路,严格管输费的管理,完善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功能,逐步推进油气价格的市场形成。

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改变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重点加强对国有资本布局的监管,引导企业突出主业;成立资本运营公司,上市企业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内部的专业化重组,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将逐步剥离。

在政府管理方面,改革仍将集中在公开审批流程、改变审批方式、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变事前审批为事后监管、实行分类定责考核、加大清费立税力度等方面。同时继续完善行业监管体系,健全油气法律体系。(作者钱兴坤、姜学峰,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