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中石化要闻 » 正文

扬子贮运厂采取新办法管控输入性风险源

日期:2018-03-28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李维

国际石油网

2018
03/28
15:1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扬子石化 中石化 炼化

    去年,在扬子石化贮运厂环氧乙烷贮运站进行的一次装车作业中,由于承运司机是个新手,第一次进厂装车,对自己驾驶的槽车情况不熟悉,在开启阀门时,误把液相阀门当做了气相阀门,造成了液态物料外喷,司机吓得不知所措。幸好训练有素的贮运站当班职工当机立断,果断处置,才避免了一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不熟悉就是隐患!”厂领导听取汇报时说出了这句话,分析了在以往液化烃汽车装卸作业中存在“内紧外松”的问题,并要求HSE科会同各作业区想出新的管理办法,对现有的新入装卸液化烃汽车的驾乘人员,出台一个切实有效的办法;同时,针对老客户安全意识有所淡化的新情况,也要有新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警醒他们时刻绷紧安全弦。
 
    很快,贮运厂就出台了《液化烃汽车装卸承运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着力解决承运“新面孔”对液化烃装车安全管理规定“不知怎么一回事”和“老面孔”对安全管理规定“不当一回事”的新问题。
 
    液化烃汽车装卸作业是贮运厂的一项重要工作,因其所涉及的物料危险性大、压力槽车系统复杂、操作模式多、作业频次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对于装卸作业的安全尤为重要。贮运厂在长期的安全管理实践中发现,外来车辆和人员的不安全状态及不安全行为,是贮运装卸作业较高的输入性风险源。
 
    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装车作业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也必须不断采取新措施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贮运厂对少数不讲规矩,屡教不改的承运商下达了逐客令,终止其作业资格。面对怎样让老顾客始终“守规”、让新面孔尽快“入门”等一系列新问题,贮运厂适时推出了这一新的《管理办法》。
 
    新《管理办法》对装车作业环节中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了梳理,给出了对策,在加强对本厂装车作业职工安全管理的同时,针对承运方的驾乘人员采取了具体可行的管控措施,切实做到三个到位。
 
    培训到位。对液化烃承运人员按“首次”和“复证”两个层级进行分类指导和培训。“首次”是指新近准入的承运人员,“复证”是指取得承运资格的老客户。无论新老人员,进入贮运厂区域进行液化烃装卸作业前均须进行安全培训,培训不到位不得进行后续作业,使安全培训成为所有承运人员的必修课。
 
    考核到位。在此之前,贮运厂就责成各作业区建立切合实际的书面及现场的考试题库,考试题从题库中随机选取。新入人员必须进行应知笔试和应会面试,两门考试均需达到80分以上方为合格。“复证”人员也需进行书面考试,80分以上合格;不合格者半年内可以参加两次补考,补考仍然不合格,一年后方能重新申请考试,使考核成为取得承运资质的依据。
 
    管控到位。新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厂HSE科是承运人员培训考核的管理部门,负责对承运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监督管理;各作业区是承运人员培训考核的实施部门,负责组织培训及考试。还对所有液化烃汽车承运人员建立管理台帐,一人一车一册,详细记录承运人员的基本情况、培训时间、考试成绩、违章次数、优异表现,记录承运车辆的基本信息、证照是否齐全合规、检验是否逾期合格、车况是否良好、安全附件是否齐备,等等,只要有一项不达标,就禁止进行装卸车作业,直到整改完好,使有效管控始终贯穿在对承运商的管理之中。
 
    “现在每次来装车之前,都养成习惯了,会仔细进行检查,查查证件单据是否带齐了,查查车辆的阻火器是否松动脱落,阀门开关是否灵活好用,还要把车子洗干净,感觉不这样做,都不好意思来提货。”一位老顾客在验车现场愉快地和职工交流。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