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原油消费增长的引擎,近30年中国原油消费平均增速6.3%,远高于世界总体的平均水平1.04%。由于自身产量远远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中国原油进口依赖度在70%以上。
疫情管控放开后,第一波感染高峰导致12月份中国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三大PMI均跌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终端需求低迷不振。去年出行下滑抑制了汽油和煤油的需求,而柴油走势与前两者分化。
后疫情时代,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原油的需求抱有极大的信心,IMF预计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一枝独秀”。但是2023年第一季度原油进口配额减少、炼化产品出口配额增加,反映国内的原油和成品油的库存压力,乐观预计中国的需求要到第二季度有实质性恢复。
一、中国原油供需现状
1.1中国是全球原油消费增长的引擎
中国的石油需求排名世界第二,根据OPEC最新的数据(12月月报)显示,中国原油消费量1479万桶/天,占比全世界原油消费量的15%,仅次于排名第一的美国,与美国日均消费量2054万桶(占比20%)仍有一定差距,但是已经超过了欧盟的石油消费量。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直保持较高的原油消费增长,近30年平均同比增速6.3%,远高于世界总体的平均水平1.04%。因此作为主要的原油消费国,中国原油的进口政策、国内炼化开工以及终端消费情况,将从需求端的影响,传导至国际原油市场。
1.2中国原油需求高度依赖进口
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原油这类资源具有一定的禀赋性,截至2021年中国原油储量约265亿桶水平,仅占全球已探明原油储量的1.7%。近年来中国的原油产量逐年提升,但由于储量水平低,开采技术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产量难有大幅提升。2022年月均产量1715万吨,同比去年增加42万吨,增幅2.51%。
尽管美国的需求总量超过中国,但是页岩油革命爆发以来,美国原油基本能实现供需平衡,仅需要进口少量特殊油种,以满足炼厂需求,但是中国和欧洲原油需要依靠大量进口。其中,中国的原油进口量排名全球第一,占全球总进口量的24.1%。
2022年全年加工量偏低,主要由于终端消费低迷,炼化企业为了减亏,降低开工率。去年原油月度加工量5568万吨,同比降低324.26万吨,降幅5.5%,仍远远高于国内原油产量。
结合中国原油生产和进口量来看,自2018年2月以来中国对外原油依赖度超过70%,一度高达74%。中国原油进口一方面为了满足加工炼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库存储备,保证石油供应安全。从隐含库存变化看,自2020年1月以来,原油库存增加1.07亿吨(约7.7亿桶)。
二、中国原油需求弱现实
2.1PMI大幅回落,经济活动低迷拖累原油需求
1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新十条”,基本宣告了我国社会面防疫管控的逐步放开。在此背景下,全国范围内感染人数迅速上升,社会经济活动受到冲击。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12月PMI数据,三大指数均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制造业PMI环比下行1.0%至47%,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大幅回落5.1%至41.6%,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回落4.5%至42.6%。
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受疫情扩散的影响较严重,大多企业实行居家办公等措施,整体产能明显下滑,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下滑2.6%至44.8%,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下滑2.6%至42.9%,同样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历史水平。
2.2终端需求——汽柴煤走势分化
回顾2022年原油的终端消费——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上半年由于各地疫情多点散发,以及汽柴油的高零售价格,人们转向“绿色出行”等,多重因素促使出行和工业需求大幅下滑,汽柴煤油的表观需求整体呈下行走势。
下半年尽管部分地区仍然执行较为严格的封控措施,随着疫情逐渐步入常态化,物流行业的发展影响较小,叠加柴油出口预期,贸易商的囤货意愿增强,拉动柴油表需上涨,而终端出行始终低迷,汽油和航煤的表需弱势运行。
三、2023年中国需求预期向好
3.1公路和航空的复苏势头迅猛
汽油消费主要靠城市交通拉动,柴油与货车运输及工业发展高度相关,航煤需求则要观察航空业的复苏情况。
汽油方面,在各地疫情高峰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的拥堵延时指数最大同比下滑38.4%/30.5%/30.7%/28.1%/28.3%。随着各地疫情逐渐过峰,12月底整体拥堵表现同比降幅快速收窄,特别到元旦过后,北京、深圳、武汉的拥堵指数同比变化转正,截至1月11日,这三地的拥堵指数同比增幅分别为3.3%/6.0%/11.0。城市交通情况整体呈现“V型”走势,受节假日出行以及节前备货的提振,汽油消费在将在短期内走强。
柴油需求主要受工矿基建以及货运运输影响,第一季度本就处于柴油消费淡季,因此疫情峰值过后,难以看到明显的需求复苏,预计要等到节后,物流及工地复工,柴油才会开启需求上行节奏。
煤油方面,从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人员的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措施,并且取消入境航班75%客座率限制以及熔断航班的规定,市场预测国际航班即将大规模重启。2023年1月以来,国际和港澳台航班方面基本延续去年5月以来的恢复趋势,1日-12日,国际以及港澳台执行航班数日均208架,同比2022年同期增加70.8%。预计民航业的恢复对航煤需求在短期内会有明显提升。
3.2把握国内需求复苏节奏
短期内国内原油仍有去库压力。2023年我国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额共计1899万吨,同比上涨46.08%,近日,商务部下发2023年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11182万吨,前两批合计下发13182万吨,同比去年前两批16172万吨的数量减少2990万吨或18.49%。原油进口减少、炼化产品出口增加,反映国内的原油和成品油的库存压力,乐观预计中国的需求要到第二季度有实质性恢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份的报告中,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2.7%,较7月预测值下调0.2%。全球主要的经济体来看,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一枝独秀”,GDP同比增速4.4%,同比2022年提升1.2%。其他经济体GD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经济的增长将带动原油需求的增长。
后疫情时代,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原油的需求抱有极大的信心。近期国内交通流量的快速恢复,主要是由于节假日出行、疫情管控放开,叠加各地疫情过峰的共同影响,短期燃油需求走强。后续仍需关注,抛开节日效应之外,第二季度社会经济活动实质性恢复对于原油需求的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