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要闻 » 正文

国内油价现在又不“与国际接轨”了?

日期:2006-10-27    来源:新华每日电  作者:新华每日电

国际石油网

2006
10/27
16:4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国内 油价 与国际接轨

   成品油定价机制不改,国内石油市场就躲不了“跟涨不跟跌”的诘责     

    据《中国经济时报》:尽管欧佩克上周五凌晨作出下调原油日产量120万桶的决定,从11月1日起降低原油产量4.4%,然而,作出减产决定的第一个交易日,国际市场不涨反跌,跌幅出乎分析师预料。纽约交易所原油期货下跌2.9%,创下自去年11月30日以来的收盘最低点,伦敦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2%。

    然而,尽管国际油价和今年7月中旬78美元/桶的高位相比,总体上已跌去了20%以上,但国内的油价却丝毫没有下调的意味。

    “跟涨不跟跌”惹争议

    而去年以来国内六次上调成品油价时,国家发改委一再宣称,涨价是为了消化国际油价上涨的压力,但此次国际油价暴跌后,国内却“跟涨不跟跌”,这引起外界的激烈争议。 

    有评论将矛头直指主管部门,认为是国内石油市场高度垄断的现状导致油价接轨涨得灵敏、降得迟钝;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迟缓造成了油价调整的矛盾;另一些评论更担心下次油价上涨时,国家发改委再拿出“与国际接轨”的理由将显得苍白无力。

    “此前,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采取了逐步温和的调整政策。同样的道理,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下调行情后,是否意味着要立即调低成品油价格?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要看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的对价水平。”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这样认为。

    虽然各方意见不尽相同,但在一点上却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目前实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迫切需要改革,否则错失良机。

    什么才是与国际接轨

    年初,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基铭曾指出,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关键点是价格与国际接轨,随原油价格浮动而变动,能够迅速地传递出市场信号。

    而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则对记者说:“最好的国际接轨方式是‘原油、成品油上下源头齐接轨,厂商是否赢利就要看他们的市场手段、经营方法’。目前政府参与定价的方式,有的企业亏损以‘政策性亏损’为借口,但是如果两头都接轨后,厂商的运营实力就可一目了然,可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指出,成品油价格改革只有在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环境里才会有比较成熟的方案,但在中国实行起来就相对比较复杂,简单地与国际接轨只会给相关方面带来一系列冲击。

    成品油定价机制该改了

    从2002年以来,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国家发改委不断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但由于上涨持续时间过长以及涨幅过大,成品油价格并没能完全按照调整机制同步、同幅度上调。随之出现了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使石油公司上游利润大增,而下游出现巨亏,老百姓对成品油价格上涨又感到不理解的被动局面。

    董秀成认为,国内外油价是否能完全接轨还需要观察国际油价的发展趋势。不过,在中国,油价的稳定是前提。国内油价不会因为短期的、偶然的因素而反复调整。只有当国际油价降到一定趋势后才可能调整国内油价,以此保证油价的相对稳定。而成品油价格改革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还得受政府掌控。“不管怎样,国际油价下跌,对新的改革方案出台还是有利的,因为价格差距缩小了。”

    经济观察:油价调整该听谁的?

    “国内油价‘十一’跳水”的美丽预言终于在油价坚挺的事实和发改委的暗示里破灭了。从一开始,消费者的憧憬就在“油价走势”的现实语境下成了名副其实的“单相思”:你欢欣鼓舞地论证油价下跌的经济学可能、甚至社会学心理学预期,奈何定价机制和油品企业不约而同地失声——炼油企业说定价权不在我这里,发改委说“谨慎观察”。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