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财经 » 石油行业研究 » 正文

油价调价:“靴子”落下 争议犹在

日期:2009-11-25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王秀强

国际石油网

2009
11/25
16:4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油价 调价

    在经济数据不断呈现回暖趋势的背景下,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当国际油价跃上80美元/桶的高位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何时调整的猜测蜂拥四起。

    调还是不调?调整的幅度有多大?调整的方案与以往有何不同?就当交易者对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琢磨不定时,发改委调价通知终于发出。

    自11月10日零时起,调整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汽、柴油每吨均提高48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36元和0.41元。

    调价一波三折

  按照新的定价机制,调价时间窗口早在10月29日就已打开。

  成品油交易市场受调价预期影响,交易开始升温,汽柴油批发价格有200~300元/吨的涨幅,社会贸易商开始囤货待涨,中石油、中石化也借此机会提前完成10月份的经营任务。

  然而,发改委让市场扑了个空。由于国庆因素,市场将调价日期顺延7天,11月6日成为另一个调价窗口。经过前一轮的等待,国内成品油市场交易平淡的气氛浓厚,不管是社会经营单位,还是贸易商都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国内主要市场汽柴油批发价格以稳定为主,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下滑。

  11月5日下午,有消息称部分地区中石油、中石化要求公司职能部门安排值班,等候发改委下发调价通知。然而11月6日,价格调整仍然迟迟未动。此时有研究机构称,考虑到国际油价在80美元/桶的高位震荡,发改委或许爽约,价格调整暂时搁置。

  就当市场猜测国家如何调整,调整方向走向何方时,发改委下发通知自11月10日零时起调整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汽、柴油每吨均提高480元。

  这是今年3月25日以来,国家相关部门第五次上调国内油价,也是今年以来的第八次调整。本次调价幅度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二大,在6月30日的那次调价中,国家发改委曾将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了600元。

  本轮调价完成后,我国汽柴油零售价分别为每吨6300元和7100元,为历史最高。此前,不少业内人士预测,这次油价将会大约上涨200元/吨左右,结果比原先估计超出一倍还多。

  今年4月份以来,国家统筹考虑国内经济形势以及成品油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在具体调价幅度上进行了适当调控,国内汽、柴油价格经过五涨三降,今年总体累计上涨了1520元和1390元,涨幅为27%左右。

  此次价格调整时点后移、调价幅度超过预期。“国家发改委延期10天左右的时间调价,或许是在反思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分析称,“国家发改委目前已为国际油价所套牢,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相关操作空间已不大。更困难的是,国际油价的走向又十分难以把握。”

  对于调价幅度大于预期,东方油气网首席分析师钟健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改善国内炼油企业的赢利状况;二是考虑到经济回暖,社会对调价的承受能力有所增强。“由于国际油价的走高,炼油企业已经亏损了两个月左右。而且,本次大幅度的调价也符合节能减排、鼓励合理消费的政策取向。”钟健说。

  价格调整利好炼油

  此次价格调整对于炼厂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此次调价后,初步测算炼油毛利率在每吨500元左右。这一毛利额幅度甚至超过了上半年中石化平均炼油毛利水平。”钟健说。

  湘财证券分析师认为,此次调价将使炼油业务扭转8月以来的亏损状态,其中中石化受益最大。按照中国炼厂汽柴油平均60%的收益率来测算,价格调整后中国石化11月炼油的毛利将上升到10美元/桶左右。

  依据路透社的调查数据,11月国内主要炼厂的原油加工量还将继续维持创纪录的水平。分析人士指出,国内经济的恢复势头和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常态化给炼厂吃下“定心丸”,即使短时期出现亏损或赢利水平较低,炼厂仍然愿意继续提高加工量,增产成品油。

  钟健认为,炼油赢利的改观将进一步夯实主营单位做大炼油的方针,炼厂加工量的提振将使中石化加速对市场资源的投放,新一轮资源扩张时刻来临。

  在利好炼化企业的同时,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可能增加国内通胀的风险。发改委坦言,初步测算,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直接影响当月消费价格指数上升0.12个百分点。但从全局看,我国粮食、食用植物油等主要农产品库存充裕,主要工业消费品大都供过于求或供求平衡,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价格调整不会对物价水平稳定产生不良影响,不存在通胀的风险。

  为了严防调价连锁反应,发改委明确规定这次成品油调价后,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铁路客运价格均不提高。

  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将通过综合采取增加临时补贴、适当调整出租车运价或收取燃油附加的方式进行疏导。民航燃油附加标准以及公路客运价格从严控制,由企业自行消化一部分成品油提价带来的成本增支因素,防止价格水平不合理上涨。

  对于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将补贴资金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及时下达到地方,缓解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影响。

  当油价升至80美元/桶

  连日来,国际原油价格在80美元/桶的高位震荡,未来油价走势如何?未来国家油价如何调整?这也是公众和石油行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高盛集团近期预计,随着全球经济从严重衰退中反弹,未来数月石油供应将变得紧张。随着全球需求情况的改善,欧佩克闲置产能将减少,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出现下滑。高盛预计,今年底西得克萨斯中质油价格在每桶85美元,到2010年底将达到每桶95美元。

  纽约独立油价评论人安弗的预测与高盛极为接近。“到今年年底国际油价将达到100美元/桶的高位,这也是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庄家们希望看到的价格水平。”安弗说。

  如果在本次调价后,国际油价维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的高位,国内的成品油调价的路线将做什么样的调整?

  按照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当国际油价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价格调整中,每次调价的幅度将会缩小,炼油企业的加工利润将遭到挤压。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汽柴油每吨上调的幅度较大,这正是为以后缩减加工利润率做准备。"但是到底扣减多少加工利润率,价格控制的幅度有多大,发改委正在研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称。

  “油价到了80美元/桶,中国的价格调整就会更为谨慎。到时候发改委将不会严格遵照《办法》的规定,每隔22个工作日做一次调整,调整的时间和幅度将更难以预测。国家要平衡炼油企业和公共利益的关系,防止国际油价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中国也可以选择不调价,由国家财政对炼油企业进行补贴,这也是其他国家和政府的调控方法之一,包括美国。”普氏能源资讯亚洲区总裁华大威说。

  “新的定价机制既然出台,国家肯定会以此作为蓝本。当国际油价超过80美元/桶时,发改委在实际操作上肯定会慎之又慎,控制调整的幅度。因为在80美元/桶之下时,发改委每次调价都适当压缩了调整的幅度。”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表示。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