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中石化要闻 » 正文

国资委应对四川中石化一查到底

日期:2012-02-14    来源:中国网  作者:中国网

国际石油网

2012
02/14
10:1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国资委 四川 中石化

  中石化四川究竟放贷多少?放贷赢取的高利润最终流向了何处?直接和间接放贷者受到何种处罚?国资委一定要查到底。

  据媒体报道,一位小开发商的维权,揭开了央企跟民企之间的隐秘资金交易。近日,记者在四川调查发现,中石化四川销售公司及其下属公司涉嫌向一些民营房地产企业非法发放高利贷长达数年,且金额巨大。一位开发商估算,中石化四川销售公司近年来用相同手法向达州房地产企业滚动发放的借款,不少于20亿元。中石化放贷不仅月息高达3分,部分借款还算复利。

  而中石化四川销售公司“高利贷”事件当事方金鑫公司的代理律师蒲杰披露了与事件相关的大量证据,各项证据显示,“高利贷”事件或只是冰山一角,背后可能还隐藏了一条四川中石化主要领导借国企平台揽私人财产的巨大利益链。

  在赞叹央企消费能力超群,出手不凡,导致天价吊灯、天价茅台酒、天价名片等消息层出不穷的同时,中石化此次高息放贷,及其巧取豪夺的手法,让百姓再次见识了央企的生财有道和巧舌如簧。公众不得不佩服,央企盈利模式还真丰富,不仅动辄可以提高油价牟利,还可以高息放贷、代管房企、合作开发等。这也不难理解,为了各种天价商品和高利润,必然要广开财路,提高油价程序多、时间长、意见大,还是高息放贷,钱来得容易。

  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本应该树立好榜样,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却连连让公众失望,置身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远的不说,就中石化高息放贷一件事,违规已经颇多,让公众怒不可遏。首先,早在2010年,国资委就曾勒令非房地产主业的78户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但过程一波三折,中石化目前还在变换花样介入。其次,四川中石化月息三分钱,换算成年利率36%,明显是非法借贷,处于严打之列。再次,小开发商的公司股权变更,三位原股东均未签名,却“一夜易主”,而且无处说理,央企俨然成为“黑社会老大”,面对媒体还遮遮掩掩,信口雌黄,逃避监督。

  四川中石化敢明目张胆的违法违规,无疑是因为缺少监管和违规成本极低。进一步讲,央企的垄断地位已经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要想尽快化解公众的“怨气”,就必须从改革垄断机制、监管机制、薪酬机制等方面着手,让整个央企的经营各个过程公布于众,接受舆论的监督。此次,中石化四川公司究竟放贷多少?放贷赢取的高利润最终流向了何处?直接和间接放贷者受到何种处罚?国资委一定要查到底,让涉案人员受到应有的惩罚。

  央企不差钱,而且能够高息放贷谋取暴利,无疑与现有的金融制度有关,未来银行放贷的大门应向中小企业倾斜。央企资金实力雄厚,是银行的座上宾,不仅优先获得贷款,而且可以低利率贷款,这些贷款不用于主业,搞副业,甚至高息放贷,将打乱金融秩序,成为盘剥中小企业的资本。而如果能够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支持,中小企业也不必转向高利贷。但愿管理层能够借鉴中石化高息放贷的深刻教训,采取合理措施,不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仅停留在口号上。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