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财经 » 石油行业研究 » 正文

德邦证券:08年石油与化工行业投资策略

日期:2008-03-14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石油网

2008
03/14
14:1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德邦证券 石油 化工行业 投资策略

    一、2007年石油化工行业运行回顾

  2007年,在我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带动下,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局面。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生产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但增幅趋缓;在生产成本的推动下,过半数产品价格上涨;三大子行业效益分化愈发明显;出口退税政策效果显现,下半年出口增势明显放缓,但出口价格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行业投资较快增长。

  1、生产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速,但增幅趋缓

  2007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增幅趋缓。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最新资料显示,全年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53221.6亿元,同比增长22.5%,比上年减缓2.4个百分点。

  从几大类产品来看,能源类产品由于需求旺盛,多数产品生产增速较之上年提高,如天然气产量为69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1%,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成品油1.95亿吨,同比增长7.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汽柴油分别提高3.5个和0.7个百分点。原油产量则保持稳定小幅增长,产量为1.87亿吨,同比微增1.6%。

  化肥产品生产增速则全面降低,全年化肥产量(折纯)为5696.1万吨,同比增长10.2%,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其中尿素产量为2485.7万吨,同比增长11.5%,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磷肥和钾肥也分别下降8个和7.9个百分点。

  部分基础化工原料增势回落,如烧碱产量为1759.3万吨,同比增长17%,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电石行业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引导下,企业淘汰和整合速度加快,产量增速下降,全年产量为1481.9万吨,同比增长18.4%,比上年下降了9.3个百分点;乙烯则由于年末保障成品油供应压缩了产量,全年生产增速较上年下降了9.6个百分点。

  出口型产品生产增速强劲,如农药,全年产量为173.1万吨,同比增长24.3%,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轮胎外胎产量为5.56亿条,同比增长22.6%,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其中子午线轮胎2.47亿条,同比增长32.7%,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2、生产成本上升,过半数产品价格上涨

  2007年,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如氯碱行业取消差别电价导致电力成本上升、国际硫磺价格屡创新高致使磷肥行业成本快速增加等,此外,国家环保力度继续加大,企业排污成本也不断增长,多方因素共同支撑产品价格走高,过半数产品价格上涨。

  在跟踪的大类产品中,有机化工产品价格下降数量较多,下降比例达35.7%,相对于2007年几乎破百的高原油价格来说,表现出上涨乏力、向下游传导能力减弱等特点,如丁二烯价格下降12.2%、甲苯下降2.9%、二甲苯下降1.5%等,但也有部分产品走势较好,如苯酚上涨28.6%、甲醛上涨15.6%、丙酮上涨12.3%等。

  无机化工产品由于部分基础原料紧缺,价格上涨较快,如硫酸,2006年受到进口低价硫酸的冲击,一蹶不振,价格几乎滑落到成本底线,2007年初,其走势也一直萎靡,市场景气看低,但在经历了一年多的低沉之后,2007年下半年,硫酸价格受到国际硫磺价格不断攀高的支撑,显示出势如破竹的增势,12月价格高达680元/吨,几近近年最高价。2007年是纯碱市场比较景气的一年,价格上涨势头较好,年均价(重质)为2787元/吨,同比上涨5.4%。电石行业虽然受到国家环保政策以及准入门槛提高的限制,部分企业被淘汰,但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的乙烯、VCM等价格上涨,国内需求量增大,电石价格持续高涨,至年底已经突破3000元/吨,接近电石法PVC的成本极限,全年均价为2770元/吨,同比上涨13.6%。

  农资产品市场走势良好,除部分产品价格小幅下降外,多数产品价格上涨。尿素市场呈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态势,价格在用肥旺季表现平平,但是在年末的几个月由于出口的拉动,国内市场开始活跃,价格反而有所上涨,全年均价为1797元/吨,同比略微上涨0.1%。碳酸氢铵年均价为578元/吨,同比小幅上涨8%,磷肥、复合肥均呈现小幅上涨。

  合成材料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合成树脂中,聚氯乙烯(SG3-5)年均价为7240元/吨,同比上涨6%;低压聚乙烯(5000S)基本与2006年持平,聚丙烯则小幅下降3.2%。合成橡胶中,丁苯橡胶下降4.7%,丁腈橡胶上涨6.2%。

  3、效益分化愈加明显

  2007年前11个月,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效益较好,产销衔接良好、实现利润平稳快速增长、亏损企业数减少、亏损企业亏损额也大幅下降。

  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552.1亿元,同比增长22.1%,产销率为98.52%,同比提高0.1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029.6亿元,同比增长20.6%,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47.5%。

  三大子行业表现各具特点:

  原油开采业虽然有着国际油价近百的有利支撑,但总体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累计实现利润3355.7亿元,同比下降7.6%,上年同期基数较大是一个因素,但是2007年以来开采成本的提高以及石油特别收益金的征收也压缩了原油开采业利润空间;

  化学工业利润大幅增长,累计实现利润1532.2亿元,同比增长56.2%,其下的几个子行业表现上佳,如基础化工原料利润增幅达110%、合成材料增幅达51.6%、橡胶制品增幅达62.7%;

  炼油业在上半年油价相对低位时曾获得暂时的利润,但是自下半年油价不断突破高点时,又出现亏损,前5个月累计实现利润302.9亿元,前11个月实现利润94亿元,在6~11月的6个月内,亏损了208.9亿元。

  4、进出口贸易增势强劲

  2007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增势强劲,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197.9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进口贸易额为2180.1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出口贸易额为1017.8亿美元,同比增长34.9%。

  2007年7月1起实施的新出口退税政策对控制出口贸易的增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数据显示,2007年下半年,行业出口贸易额增速为35.4%,进口贸易额增速为25.9%,出口快于进口9.4个百分点,而上半年,出口贸易额增速为34.4%,进口贸易额增速为15.5%,出口增幅远远快于进口18.9个百分点,下半年进口贸易额增速快于上半年10.4个百分点,出口贸易额下半年增速则仅比上年快0.94个百分点,加强进口、控制出口的效果显现。

  出口退税政策的另一个作用是助涨提升了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如烧碱出口单价比上年同期上涨22.6%,纯碱上涨10.6%,尿素上涨17.9%等。出口产品价格的上涨拉动出口贸易额创新高,12月份,行业当月出口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2亿美元。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