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要闻 » 正文

大庆石化高产乙烯“炼化一体”优势凸显 连续六年实现产量突破百万吨

日期:2021-01-19    来源:人民网

国际石油网

2021
01/19
11:0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乙烯装置 大庆石化 石油企业

大庆石化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于2012年10月投产,宣告我国首个国产化大型乙烯成套技术工业化获得成功。“大乙烯”投产后,大庆石化以“建设全国一流乙烯生产厂”为发展目标,不断更新经营管理观念,大胆进行管理创新和前沿技术应用,在行业竞争中一直保持相对优势,乙烯收率、双烯收率和乙烯能耗等关键经济技术指标多年来稳居中国石油企业前列。

2020年,大庆石化紧紧抓住国内乙烯产品市场需求强劲的利好时机,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科学统筹,强化过程管控,按最佳效益路线组织生产,提高装置运行管控水平,全力以赴确保三套乙烯及配套装置365天稳产高产,奋力实现年产乙烯128万吨、丙烯60万吨奋斗目标。

为打赢“稳产增效攻坚战”,扩大乙烯产量,为下游装置做好“原料保卫战”,大庆石化发挥“炼化一体”优势,根据连续重整开工对化工原料平衡及公司整体效益的影响,采取将新建连续重整开工时间由4月份推迟至四季度。根据航煤需求及效益情况,阶段性将煤油组分转产石脑油,为化工装置满负荷运行提供原料保障,化工轻油产量同比增加0.8万吨。

大庆石化积极采取“减油增化”经营策略,多产高附加值产品。持续调整优化生产和原料供给,确保原料科学平衡进厂,以需求为导向提高生产的灵活性,按照最佳吃配方式优化组织生产,扩大原料互供,实现创效增盈。按照原料优化方向,通过加强内外部原料平衡管理,努力增加油田轻烃、石脑油等资源进厂,合理控制醚后碳四投料量,积极落实油田轻烃进厂计划,应收尽收油田轻烃资源。针对碳四、轻烃等优质原料供应量上升的利好形势,坚持用好用足优质原料,并对裂解炉运行方式优化调整,按最佳效益路线科学组织生产,优化匹配裂解炉负荷和原料结构,努力提高目的产品产量和收率,确保整体增产增效。

装置长周期运行,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释放大乙烯生产能力的保障。大庆石化不断加深装置运行规律的再分析、再认识,按最佳效益路线科学组织生产,针对不同炉型排布和原料结构,精细调整裂解深度、稀释比等参数,目标产品产量持续攀升,主要产品产量和装置能耗均优于去年同期。

为保证装置的长效稳定运行,化工一厂不断完善裂解炉操作工序,加强关键机组特护,强化辅助系统运行维护,为装置长周期安稳运行“加码”。他们对三套乙烯装置20台裂解炉进行升级管理,“一炉一档”建立专项档案,24小时优化保运,使裂解炉火嘴、风门、空气预热器等重要部件状态稳定,多台裂解炉先后刷新长周期运行纪录。2020年10月8日,大庆石化生产乙烯100.06万吨,“百万吨”乙烯生产周期由284天缩短至281天,实现历史性新突破。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